连日食粥儿辈愠见示之以诗

抄书灯下语吾儿,歉岁艰辛汝未知。
坡老忍饥常并日,少游餍粥亦多时。
但令后世师吾敛,深怪诸入遗经危。
天意从今吾信解,穷人大抵欲昌诗。

作品评述

《连日食粥儿辈愠见示之以诗》是宋代陆文圭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抄书的灯下,我对我的儿子说,你还不知道这一年的困苦。坡老忍受着饥饿,一直忍受着连日的艰辛,而年轻的人们只知满足于吃粥。但我希望后世的人们能够珍惜我所收集的书籍,深深地悔怨那些随手扔进火中的经卷。我相信从今天起上天已经启示了我,穷人们追求文学和诗歌的渴望将会昌盛起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对待书籍和文化传统的思考,以及对于穷人通过诗歌来追求提升的信心。作者通过对自己儿子的示教,表达了对于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视书籍并且通过诗歌来追求自我升华。诗中提到了坡老和年轻人们的不同态度,坡老忍受饥饿,而年轻人只满足于吃粥,这种对比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的转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抄书灯下与儿子的对话,作者深情地表达了对于后代的期望和教诲。他希望后世的人们能够珍惜书籍,不将它们随意扔掉,认识到书籍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作者也表达了穷人们通过诗歌来追求提升和自我价值的渴望,认为穷人们也可以通过文学和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坡老和年轻人们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价值观的转变。作者对于穷人们追求文学和诗歌的渴望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体现了他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话的形式将思想和观点传达给读者,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金丹至药匪寻常,幸藉西华泄此方。天上有之无计得,积功须及许旌阳。

犹记午桥边,曾吟太华莲。浮生春梦耳,山色故人然。翠滴层峦雨,青横一抹烟,何时身此境,濯我以清泉。

有语中无语,达磨九年空面壁。无语中有语,空生岩畔花狼藉。南斗八,北斗七。

彩笔新题字字香。雁来时候燕空梁。芙蓉无处着秋光。人远山长言外意,曲传书恨醉时妆。倩谁闲寄水云乡。

分宜七里逢重九。篱根无菊尊无酒。萧飒鬓如蓬。不禁吹帽风。插花开口笑。未分输年少。明岁定王台。传杯不放杯。

拄杖何年掷向空,云端隐约化晴虹。此桥端的通霄汉,谁与同游访月宫。

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

子规解劝春归去。春亦无心住。江南风景正堪怜。到得而今不去、待何年。无端往事萦心曲。两鬓先惊绿。蔷薇发望春归。谢了蔷薇、又见楝花飞。

翰苑台边拂旧题,岁华荏苒壮心违。看萸喜得亲长健,对菊犹惭令未归。秋水一江鸥共瘦,云山千里雁初飞。宦情有暇无风雨,把酒相酬此会稀。

白鹿原东滻水西,杨花漠漠草萋萋。那堪对此还醒别,况是醍醐鸟正啼。

玉字秋风至。帘幕生凉气。朱槿犹开,红莲尚拆,芙蓉含蕊。送旧巢归燕拂高檐,见梧桐叶坠。嘉宴凌晨启。金鸭飘香细。凤竹鸾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愿百千遐寿比神仙,有年年岁岁。

老子携筇杖,小童挑酒壶。遍寻泉石胜,引路倩樵夫。

暮年身似一虚舟,付与沧波自在流。垂地雪云吹不散,且倾桑落脍槎头。

东窗坐爱枝间雪,大似酴醾压架花。天气更晴宜有月,夜深来看玉交加。

乡闾耆宿非复前,老章病死今三年。朝来出门为太息,不见此翁催社钱。我比翁虽差识字,向来推择尝为吏,事功自计无一毫,尚不如翁终日醉。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小草有远志,大樗可长年。山林自相许,风雨堪独眠。稍须三径资,莫问五湖船。从今坐右铭,可刻招隐篇。

终岁山川路,生涯总几何。艰难为客惯,贫贱受恩多。暮角寒山色,秋风远水波。无人见惆怅,垂鞚入烟萝。

帘卷薰风透骨香,月移花影上回廊。客游不作安居计,漫借高斋一榻凉。

空山清夜寒无寐,松桧摇声风雨高。行尽江湖忘岩壑,犹疑绕屋尽波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