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东阳的《途次答圭峰学士用前韵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bǎi lǐ shān yuán lù , yīn qíng gè yī t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一天:1.一日、整日。2.某一日。3.满天。4.如天一样大。形容极大。
阴晴:指向阳和背阴。比喻得志和失意。
原路:来时走过的路。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百里山原路,阴晴各一天。
星装聊共载,雨䌫不须牵。
野阔丛霏薄,池清树影圆。
肩舆渡河稳,因忆泛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