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禽论祀爰居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供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雨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面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
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犯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
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
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
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
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使书以为三策。

作品评述

展禽论祀爰居翻译及注释

翻译
  名叫“爰居”的海鸟,停在鲁国国都东门外已经两天了。臧文仲命令国都里的人都去祭祀它,展禽说:“臧孙治理政事太越礼了!祭祀,是国家的大法,而法度,则是政治成功的基础。所以要慎重地制定祀典作为国家的常法。现在无故增加祀典,不是治理政事的正确方法。
  “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是,对百姓执行法度就祭祀他,努力王事而死就祭祀他,安定国家有功就祭祀他,能防止重大灾害就祭祀他,能抵御重大祸患就祭祀他,不是这一类的,不在祀典之内。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莱蔬;夏朝建立以后,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作为谷神祭祀他。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担任土官之长,称为后土,因能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作为土神祭祀他。黄帝能替各种事物命名,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供给所需的财赋,颛顼又能进一步加以修定;帝喾能序列日、月、星辰以安定百姓,尧能竭力平均刑法以为百姓的准则,舜努力民事而死于野外,鲧堵洪水而被杀,禹能以德行修正鲧的事业,契任司徒而百姓和睦,冥尽水官的职责而死于水中,汤以宽大治理百姓并替他们除掉邪恶的人,后稷致力于谷物种植而死在山间,文王以文德昭著,武王除掉百姓所唾弃的坏人。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幕是能继承颛顼的人,有虞氏为他举行报恩祭;季杼是能继承夏禹的人,夏后氏为他举行报恩祭;上甲微是能继承殷契的人,商朝人为他举行报恩祭,高圉、太王是能继承后稷的人,周朝人为他们举行报恩祭。总共有禘、郊、祖、宗、报,这五种,是国家的祭祀大典。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百姓有功绩的;还有,前代有智慧和美德的人,是百姓所信赖的;天上的日、月、星辰,是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九州的大山川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不是上述这些,不在祀典之内。现在海鸟飞来,自己不懂而去祭祀它,当作国家的大典,这就难以算是仁爱和智慧了。仁者善于评价功劳,智者善于处理事物。海鸟无功而祭祀它,不是仁;自己不懂又不问,不是智。现在这一带海上恐怕将有灾害吧?大江大海的鸟兽,总是预先知道并躲避即将到来的灾害的。”
  这年,海上多大风,暖冬。文仲听了柳下季的话说:“确实是我的错啊!季先生的话,不可不当做原则啊!”让属下写了三个竹简分送给司马、司空、司徒 。

注释
(1)越:指越礼。展禽,即柳下惠(季),鲁大夫。
(2)烈山氏:即神农氏。
(3)弃:传说为周之始祖,尧舜时农官。
(4)共工氏:传说不一,一说为水官。九有:即九州。
(5)九土:九州的土地。社:土地神。
(6)命:名。成命:定百物之名。
(7)颛顼:音专须,即高阳氏,黄帝之孙。
(8)帝喾:音酷。即高辛氏,黄帝之曾孙。三辰:日、月、星。固:安定。
(9)单:通“殚”,尽。仪:善。
(10)契:传说为商之始祖。辑:和睦。
(11)冥:契六世孙,夏时水官。
(12)稷:即弃。
(13)禘、祖、郊、宗、报:均为祭礼名。帅:遵循。
(14)质:诚信。
(15)五行:金、木、水、火、土。
(16)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简或木板。

展禽论祀爰居赏析

  臧文仲叫国人去祭祀海鸟“爰居”,引起展禽的一番大议论。这番议论反映出:祭祀是当时国家的大事,但只有为人民建立了功劳的人以及有益于人民的事物,大家才把它当作神来祭祀。虽然有迷信的色彩,但主张“仁者讲功,智者处物”,反对“淫祀”,在古代却是颇有见地的。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晴妍入遐瞻,佳处要林樾。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坡陀度崇冈,窈窕必真阙。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伤列起孤愤,感物动深悦。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云冠俨臧获,霓骑想飞越。灵踪尚储休,爽气

古文

人心多是少相投,非识尘中上品流。不见真宗归物理,难知妙道后先休。生前内鼎宜烹炼,殊胜华池好渐修。但见完全凭土德,能调火候药皆秋。

古文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古文

割鸡荐鸾刀,飞凫蹑仙迹。惠与清漳流,名高鲁山石。廉谦今所难,吾道帜可赤。作县既有箴,救世岂无策。涧水疑鸣琴,中宵起人忆。

古文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古文

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独掩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古文

州县徒劳耳,春秋奈老何。交游双寂寞,名利两蹉跎。帙散尤增睡,杯行且强歌。故人频梦见,谁道隔山河。

古文

古人即耒耜,自有中田庐。看君种田庵,名异实则如。条场归云来,宫功不容纾。

古文

寂寂柴门草色新,深深云树鸟啼春。夕阳西下东流急,不见沙头唤渡人。

古文

秋来泞淖几曾乾,旅邸盘旋寻丈间。拟仗神功击阳石,却疑天漏类阴山。已甘从事经年别,未放管城终日閒。欲课新诗强消遣,客情无赖语还悭。

古文

今代询黄发,临雍缺盛仪。久从曾釜乐,俄重鲤庭悲。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

古文

家乡原在妙高峰,青桂红兰宛旧容。童子笑迎猿鹤舞,洞门亲启白云封。

古文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古文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古文

问讯故园,今如之何,还胜昔无。想旧耘兰惠,依然葱蒨,新栽杨柳,亦已扶疏。韭本千畦,芋根一亩,雨老烟荒谁为鉏。难忘者,是竹吾爱甚,梅汝知乎。茅亭低压平湖。有狎鹭驯鸥尚可呼。把绛纱准拟,新官到也,寒毡收拾,贱子归欤。略整柴门,更芟草径,惟有幽人解枉车。丁宁著,

古文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

古文

晓来窗外,正南枝初放,两花三蕊。千古春风头上立,羞退秾桃繁李。姑射神游,寿阳妆褪,色界尘都洗。竹扉松户,平生所寄聊耳。堪笑强说和羹,此君心事,指高山流水。陇驿凄凉,却怕被、哀角城头吹起。此处关情,为他凝伫,淡月清霜里。巡檐何事,岁寒相誓而已。

古文

岁凶瓶粟罄,屋破褚衣单。地寂鸟乌乐,天高鸿雁寒。坟前晚生桂,露下草摧兰。只把存耕处,令人反覆看。

古文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古文

摘来鹤顶珠犹湿,点出龙睛泪未乾。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支应不到长安。

古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