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

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
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
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作品评述

《横塘》

秋寒洒背入帘霜,
凤胫灯清照洞房。
蜀纸麝煤沾笔兴,
越瓯犀液发茶香。
风飘乱点更筹转,
拍送繁弦曲破长。
散客出门斜月在,
两眉愁思问横塘。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展示了晚秋的寒冷气候和诗人的心境。整首诗以景物描写、色彩描绘和音乐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将秋夜的寂寞与凄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两句写秋天的寒冷,以"秋寒洒背入帘霜"形容秋夜的寒意,"凤胫灯清照洞房"则描绘出夜晚的明亮和安静。接着,诗人通过"蜀纸麝煤沾笔兴"和"越瓯犀液发茶香"来描绘自己的写作情境,显示出诗人的才情和灵感。这两句同时利用了纸墨和茶水的香气来增强描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描写了某种音乐的演奏,通过"风飘乱点"和"拍送繁弦曲破长"描绘出音乐旋律的流动和回响。这样的描写增添了整个诗歌的氛围,使读者进一步感受到夜晚的寂寞与凄清。

最后两句"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站在门口,望着斜挂的月亮,两眉紧锁,流露出思念之情。"横塘"代表了一种遥远的地方或者过往的经历,成为诗人内心痛苦和思念的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秋夜的凄凉寂寞和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通过景物描写和音乐意象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使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诗词推荐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只靠诗娱老,安知病著身。不能击白日,且可买青春。

秋风悲,梧桐知不知。渴虹挟雨吸河汉,嘹嘹数雁天四垂。雁急不成字,远向潇湘飞。铜盘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归。

开荆棘林,塞人天路。把断纲宗,阔行大步。风高云静月眉横,直向金轮水际行。到家无剩地,日出事还生。

玄里探幽识罔冥,易中观象见文明。心虚有友皆三益,宇静无时不四并。物理玩来成独笑,年华见惯渐忘惊。只余亲友关天分,离合钟情不肯平。

崇云护南山,有士在其下。俗贺日滔滔,谁为问津者。美人两世旧,独许半席假。诗从墨中来,繁露清可把。

系船淮北雨如轴,系船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霰雪骄。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不用燃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断长蛟。

重九开科历,千龄逢圣纪。爰豫瞩秦垌,升高临灞涘。玉醴浮仙菊,琼筵荐芳芷。一闻帝舜歌,欢娱良未已。

远山分脉发岩陬,六月虚堂客意秋。无限寒云喷不去,有多鸣玉碎无休。清涵锦石斑斑丽,秀吐金莲熠熠幽。美润散分周下泽,余波还入楚江流。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

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凤鸟久不至,花枝空复名。何如学葵蕊,开即向阳倾。

结束拟从戎,秋堂试宝弓。角寒开拒手,弦劲响流空。巧羽穿杨技,神夸饮羽功。挽强吾有待,狐兔莫争雄。

老人须老伴,旧事可重论。今古不同调,后生难与言。

黄四娘家花满蹊,姓名因寄杜陵诗。孟坚父子编摩久,符玺中郎竟为谁。

清且沦漪,有美一人。怀哉怀哉,率土之滨。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过百由旬烟水长,释迦老子怨津梁。声闻闭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日照四山雪,老僧门未开。冻瓶黏柱础,宿火陷炉灰。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