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贯休的《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八)》
拼音和注音
xīn xīn xīn bù zhù xī yí , shí wū chán yán bìn fà chu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石屋:石头砌成的房子。多为僧人或隐士所居。
不住:不停;不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鬓发:(名)两鬓的头发:~斑白。
心心:1.佛教语。指连绵不断的思想念头。2.心愿。3.彼此间的情意。4.一心一意,专心。
巉岩:(书)(名)险峻的山石:~林立|峭壁~。
希夷: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4.指道家﹑道士。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原诗
心心心不住希夷,石屋巉岩鬓发垂。
养竹不除当路笋,爱松留得碍人枝。
焚香开卷霞生砌,捲箔冥心月在池。
多少故人头尽白,不知今日又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