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诗

冥漠尔游岱。
凄凉余向秦。
虽言异生死。
同是不归人。
昔余仕冠盖。
值子避风尘。
望乞求真隐。
伺关待逸民。
忽闻泉石友。
芝桂不防身。
怅然张仲蔚。
悲哉郑子真。
三山犹有鹤。
五柳更应春。
遂令从渭水。
投吊往江滨。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写的《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冥漠尔游岱。
在遥远而荒凉的地方,你游历到了岱山。
凄凉余向秦。
我感到悲凉,向着秦地远去。
虽言异生死。
尽管我们说起不同的生死。
同是不归人。
但我们都是无法回归的人。

昔余仕冠盖。
曾经我身居高官显贵之中。
值子避风尘。
现在我只能与子女避开尘世纷扰。
望乞求真隐。
我期望着能够向真正的隐士请教。
伺关待逸民。
我等待着那些过上逍遥自在生活的人来到我这里。

忽闻泉石友。
突然听到泉水和石头成为了我的朋友。
芝桂不防身。
芝草和桂树的香气弥漫在我身上。
怅然张仲蔚。
我感到忧愁,像张仲蔚一样。
悲哉郑子真。
哀叹啊,郑子真。

三山犹有鹤。
即使是三山之地依然有仙鹤存在。
五柳更应春。
五柳树更应该在春天里舒展枝叶。
遂令从渭水。
于是我前往渭水。
投吊往江滨。
向江边投下吊唁之情。

这首诗词描绘了庾信对庄周处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庾信曾经担任高官,但现在却渴望能够返璞归真,寻找真正的隐士来指导自己。他感到怅然和忧愁,对于郑子真和张仲蔚的遭遇感到悲叹。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仙鹤和五柳树的向往。最后,庾信决定离开渭水,投向江滨,向远方的庄周处士致以哀思。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身世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庾信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它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士人的情怀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诗词推荐

卫氏一儿足,他人总不如。一麾欣义檄,千骑拥潘舆。台岳伤归旐,青山满送车。佳城流庆远,旁可万家居。

大地绝纤埃,何人眼不开。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羸鹤翘寒木,狂猿啸古台。长沙无限意。

纱帽度残春,虚舟寄一身。溪边逢越女,花里问秦人。古塞连山静,阴霞落海新。有时城郭去,暗与酒家亲。

苍颉制字傅闰皇,鬼神夜器殊仓黄。语言声律未易下,嗟吾楚产学北方。又能经术馀吏事,笔墨岂足尽所长。邮亭一夕饮离觞,他年富贵勿相忘。天无烈风海波静,白雉九译贡越裳。盛时努力早出仕,成诵姬旦坐明堂。

柳线穿来网上鱼,宽偿所直办朝厨。烹鲜不及为亲养,一笑分羹问二雏。

秋容一洗,不受凡尘涴。许大乾坤这回大。向上头,些子是周鹗搏空,篱底下,只有黄花几朵。骑鲸汗漫,那得人同坐。赤手丹心扑不破。问唐虞、禹汤文武,多少功名,犹自是、一点浮云铲过。且烧却、一瓣海南沈,任拈取、千年陆沈奇货。

呼儿急走送筠篮,敌暑惟应此物堪。一握青瑶含秀润,满襟寒雪沍清甘。搔园底用修邻怨,剪棘聊应益盗惭。它日傥收遗瓣种,离离虎掌遍山南。

敝车羸服豫章城,几向东湖得细行。不但屡来人似识,白鸥相惯亦忘惊。

水宿屡迁次,寒深霜染衾。孤征惮早起,半醉喜微吟。舟子每相谑,渔人时见寻。悠悠客途里,倚棹看秋阴。

先朝筑此要防边,不遣胡儿见战船。遮断难传河朔檄,修来大费水衡钱。书生空抱闻鸡志,故老能言饮马年。惭愧戌兵身手健,箔楼各占一间眠。

林坞藏幽芳,丛桂团苍玉。子落明月中,香生流涧曲。风前堕粟金,雨余明净绿。伍以荃兰幽,愧彼桃李俗。中有道人居,清名纪仙箓。为花歌古香,对酒不忍触。

落日几呼渡,佳夕每留关。有时来照清浅,鬓雪似潘安。一曲亲蒙君赐,两岸更无人迹,惟见鹭飞还。隙地欠栽接,蕉荔杂黄丹。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旁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

有人教我向衡阳,一度思归欲断肠。为报艳妻兼少女,与吾觅取朗州场。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

竹深草长绿冥冥,有路如无又断行。风亦恐吾愁寺远,殷懃隔雨送锺声。

山光轩上几闲游,潭毒关前又小留。麦陇雪苗寒剡剡,柘林风叶暮飕飕。马行剑阁从今始,门泊吴船亦已谋。醉眼每嫌天地迮,尽将万里著吾愁。

香气恼人休不得,荒林月里夜相过。花应笑客有底急,客若不来花奈何。

檐滴新春雨,窗昏半夜灯。病无诗一字,穷赖酒三升。世路涩如棘,祠官冷欲冰。残年只此是,年少解飞腾。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慧刀挥处人头落。虹霓万道冲云脚。灭尽我人心,何劳向外寻。白莲生火里,法忍无生死。忍辱两皆空,龟毛兔角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