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

读书院在林下寺中,
多年不出此地。
草阁与僧院相连,
山厨共享石泉。
云庭无人踪迹,
龛壁上有灯烟。
年少时如今已头白,
诗篇删减几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宇文裔山寺中的读书院。诗人在这里读书已有多年,不曾离开这个地方。读书院与草阁、僧院相连,与山厨共用石泉。诗人说,这里的云庭没有人的踪迹,但龛壁上却有灯火燃烧的痕迹,显示这里曾有人来过。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只剩下几篇诗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长期专注于学习的精神。宇文裔山寺的读书院成为诗人个人修行的地方,他在这里积极学习,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写成几篇诗篇。诗中不离不弃的心态也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和坚持。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读书院的景色和诗人自身的心境,以此道出了读书的功利无趣和自身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作者介绍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诗词推荐

洗计人知否,无声诗句间。高低烟树古,来往钩舟閒。练挂千寻瀑,屏围几座山。天涯无限景,只仗笔追还。

石沈辽海阔,剑别楚山长。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

养疾深扉掩,还应谢俗交。鸟多风和语,葵晚雨缄苞。印向闲厅锁,钟闻近寺敲。相思愁莫遏,高树古城坳。

长啸生风白浪起,高桅千尺如折棰。佛狸百万不敢渡,师跣双髐踏一苇。视鲁叟桴差简捷,比博望槎尤俶诡。岂小儿女狡狯然,亦大神通游戏尔。老胡西来纷文字,遍东西旦撒种子。塔藏共礼熊耳骨,壁观谁得少林髓。吾闻至人未尝死,岁晚翩翩携只履。学人其如初祖何,应身已度葱岭矣。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碧绿青红百样花,尽从春色巧安排。不知春色端倪处,平地危分万仞崖。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酒以成礼,乐以侑食。露湛朝阳,星环紫极。淑慎尔容,既饱以德。进退周旋,威备抑抑。

垂杨门巷嫩寒余,银鸭香清绕燕居。妆镜窥红春有态,黛蛾分绿画难如。云行巫峡频牵梦,潮隔浔阳久旷书。惆怅碧阑干外月,梨花疏影到窗虚。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扰援车马各,各以势利奔。自问闾巷人,何为亦纷纷。与客成往还,勉就俗所敦。礼不经圣人,颇厌後世烦。欲问无所得,归视纸上文。非以孔子心,尚拜阳货豚。乃知偪仄间,心迹久已分。去矣可奈何,更问来者门。

别来不觉八周星,过尽长亭又短亭。霜雁贴天飞去去,弋人何事慕冥冥。梅开春信宾南国,草劲秋声警虏庭。我亦年来还慷慨,亭前一笑万山青。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自从引作池中水,深浅方圆一任君。

驿使挂来郡吏批,丁宁急急趁符移。儿童骇汗催科急,趣贺元来荷圣慈。

飒飒片帆轻。

劝客芙蓉杯,欲搴芙蓉叶。垂杨碍行舟,演漾回轻楫。

何事相寻向此游,入城不似出城幽。山於屋外参差见,水到门前款曲流。树腹半空栖伏翼,竹梢初动蔓牵牛。分明记得前回过,斜月疎钟到客舟。

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雨来鸠有语,社近燕无情。拄杖扶腰痛,渔舟照眼明。苦吟缘病辍,随意或诗成。

富贵功名不拟论,且浮舴艋寄烟村。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樵牧相谙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晨舂夜绩吾家旧,正要遗风付子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