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未厌山水相萦纡。
三百六十古精庐,出游无伴篮舆孤。
作诗虽未造藩阈,破闷岂不贤樗蒲。
君才敏赡兼百夫,朝作千篇日未晡。
朅来湖上得佳句,従此不看营丘图。
知君箧椟富有余,莫惜锦绣偿菅蘧。
穷多斗险谁先逋,赌取名画不用摹。

作品评述

《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
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
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
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
未厌山水相萦纡。

三百六十古精庐,
出游无伴篮舆孤。
作诗虽未造藩阈,
破闷岂不贤樗蒲。

君才敏赡兼百夫,
朝作千篇日未晡。
朅来湖上得佳句,
従此不看营丘图。

知君箧椟富有余,
莫惜锦绣偿菅蘧。
穷多斗险谁先逋,
赌取名画不用摹。

中文译文:
再次与你和谐共处

东望海,西望湖,
山势平缓,水面广阔,细腻之极。
野人放纵自在,追逐渔船垂钓,
刺史开明宽容,欢快地歌唱呼喊。

君王的恩宠充盈温暖,也照顾到了你的子女,
有才华的人不会感到无聊,不擅长的人也能找到娱乐。
穿越山岩,翻越山脉,脚力强健,
对山水之美从未感到厌倦。

这座古老而精致的庐山,
我独自出游,没有伴侣和马车陪伴。
虽然在朝廷之外没有建立功勋,
但打破了压抑,何尝不是贤者的游戏。

你的才华敏捷,胜过百人,
早晨开始写作,到日暮仍未停歇。
最近在湖边得到了佳句,
从此不再去看那些繁华的场所。

我知道你的书箱里丰富多余,
不要吝惜锦绣,用它作为回报。
在艰苦困顿中,谁能先逃脱?
赌一赌,取得名画,无需摹写。

诗意和赏析:
苏轼的《再和》是一首表达自由放纵、快乐豁达的诗词。诗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东望海西望湖的壮丽景色,山水之美给人的心灵带来宽广与细腻的感受。

诗中提到了野人和刺史,野人代表了自由奔放的个体,追逐渔船垂钓,而刺史则象征着宽容和开明的统治者,容许人们自由歌唱呼喊。这种对自由和宽容的赞美,反映了苏轼对人性本真和自由表达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君恩和才者的称颂,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无论是有才的人还是不擅长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娱乐,这种宽容包容的态度,彰显了苏轼的人文关怀。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苏轼独自游历山水之间的情景。他穿越山岩,越过山脉,脚力强健,对于山水美景始终充满了热爱和向往。他游览的是古精庐山,但他并不需要伴侣和篮舆相伴,展现了他独立自主的精神。

接下来,苏轼提到自己虽然没有在朝廷建立功勋,但他的作诗能够打破压抑和烦闷,成为一种贤者的游戏,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将目光转向对方,称赞对方的才华敏捷,胜过百人,每天都能写出许多篇章。他还提到在湖边得到了佳句,从此不再去看那些繁华的场所,暗示着他在自然中找到了真正的灵感和满足。

整首诗词以自由、宽容、热爱自然和才华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由、宽容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传达了对人生意义和真善美的思考。该诗词充满了苏轼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云外宾鸿声渐杳。羁人听罢如尝蓼。我对清尊时复倒。风露早。黄鸡果是能催晓。莲褪残红凉乍到。水天一色供游眺。短笛悲秋知音少。吹别调。新翻商意渔家傲。

晴光先已媚帘栊,炫书那堪杏吐红。柳色半分高致外,鸟声全在艳香中。催科共喜钱初减,种艺须闻麦已丰。官府吾侪亦云暇,可来携榼对东风。

绀宇传香鹭序回,南趋别馆宴庭开。正因恩厚心先醉,不待君王常满杯。

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诗。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

古初无毫楮,羲画何繇传?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图》前。神农洎苍颉,俯仰极人天。穗书与鸟书,创制分后先。龟麟锡禹时,盘铭著汤年。岐阳纪石鼓,史籀称独贤。矫若蛟龙蟠,郁若锁钮联。科斗聿行漆,形体因自然。一从孔壁废,重为经籍怜。秦相约籀古,撰次《苍颉篇》。小篆遂名

相逢听一吟,惟我不降心。在世忧何事,前生得至音。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为宿关亭日,苍苍晓欲临。

归来访田里,转首忆关河。黄叶阶前满,白云山上多。人情空烂漫,世事尽差讹。亲爱子孙辈,愁予两□皤。

团扇画方新,金花照席茵。那缘灯下见,更值月中人。

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因与太师欢笑处,为吾方便觅彭州。

纠缠空惊祸福频,沈舟未拯更摧轮。山头枉是轻廷尉,天上何容著蹇人。南国祭牺堪畏楚,东门猎犬尚尤秦。当涂莫竦支离诮,坐受朝家十束薪。

江家宅在严家濑,亦有商声歌半夜。不烦死鱼远吐墨,谁识天马早流赭。嗟予久已乌角巾,愧尔当年白莲社。唯昔灊山见老禅,枉叹门人才下下。

南朝文士数徐陵,骑省流风篆法存。翰墨了知无异道,丹青今复见诸孙。规模要自胸中具,绳尺嫌于笔下论。太息艺成头已白,谁能持使献金门。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古庙炉灰冷,长江烟水寒。再三捞摝得,难上酒台盘。

竹槛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开作片,枝鸟立成行。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天台频去说,谁占最高房。

皱面黄须已一翁,樽前犹发少年红。金丹乞与烦真友,只恐无名帝籍中。

年华无限景,况复上高台。晓气先明树。春寒不著梅。幽禽仍早啭,戏蝶即双来。此地流霞意,同谁一釂杯。

同来我复似邹游,新咏君应胜杜秋。已饫蒸葫汝南馔,盍为粗粝浣花留。残樽且醉菖蒲酒,去棹聊停杜若洲。不厌村居能少驻,兰香万斛顿销愁。

到处江山非不佳,不归佛屋即仙家。南山自好不归去,落魄赋诗天一涯。

江水无极,茎芦可折。离了梁朝,未到魏阙。此恨波心向谁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