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韦骧的《公舒朝请得福守所寄荔子佳品二而咏以二诗乃以为示辄次韵奉和(其二)》
拼音和注音
fān xiào dòng tíng shuāng hòu jú , qǐ néng dāng shǔ yòu chí sh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庭:广阔的庭院。湖名。即洞庭湖。湖名。太湖的别名。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岂能:岂能qǐnéng怎能;哪能我岂能反对?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原诗
佛宫奇品号磂黄,黄縠笼珠径寸光。
种异却轻萍有实,味甘全胜蔗为浆。
南人拭目惊稀见,北客流涎试一尝。
翻笑洞庭霜后橘,岂能当暑侑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