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谒皇甫曾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作品评述

《山中谒皇甫曾》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朱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放在山中探访皇甫曾的经历,以及他对这个山的惊喜与感慨。诗人寻找皇甫曾的足迹,走到山中,却发现自己已经走到尽头,但他并不气馁,反而笑着进入了白云之间。他感叹不明白为何其他人都不会来这座山上,不了解这座山的美景与魅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寻找皇甫曾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景色的赞美和对人们忽视山中美景的感慨。首句“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表达了诗人在寻找皇甫曾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找到目标,却仍然乐观豁达地融入了山中的白云之间,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句“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表达了诗人对其他人对这座山的无知和忽视的惋惜。乘轺客指的是富贵人家乘坐轿车而来的客人,暗示了他们只注重舒适和享受,对山中的美景缺乏关注。诗人感叹,这些人不了解这座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令他感到惋惜。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探访经历和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们忽视自然美景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传递出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浮躁和功利的批判。

作者介绍

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于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

诗词推荐

幕下谁人识杲之,微闻赞画向莲池。登楼不恨乡关远,拄笏只言山色奇。直道自能消鬼魅,高人何处不轩羲。它年坐上话铜狄,可是蓬莱清浅时。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弓旌已陈迹,泉石高余音。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朝夕云山满县郛,削成犀笋几千株。游人借笔抄诗板,远客投书乞画图。

不持寸铁事应难,何止空空竭两端。远麓遮藏山被檄,轻冰裁翦水能官。将梁兔苑瀛洲比,把蔡鹜池台阁看。独羡当年灰袋客,雪埋气宇更充胖。

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吴娃点黛,江妃拥髻,空濛遮断。树密藏溪,草深迷市,峭云一片。二十年旧梦,轻鸥素约,霜丝乱、朱颜变。龙吻春霏玉溅。煮银瓶、羊肠车转。临泉照影,清寒沁骨,客尘都浣。鸿渐重来,夜深华表,露零鹤怨。把闲愁换与,楼前晚色,棹沧波远。

山林与朝市,自昔分两歧。势利几倾夺,道人犹未知。唯爱八还经,展卷时读之。是亦遮眼尔,不作文字痴。

炎炎千室热如烘,亭压山头独有风。雨意生狞云彩黑,秋容细碎树枝红。半天斜日归心动,一面平川醉眼空。地是梦魂无所得,人间岂少翠微宫。

九葩一萼鹤翎红,开落梅黄烟雨中。千叶青莲无路到,不知春在石桥东。

日月无根,循环常共天难老。世间扰扰。只见闲烦恼。满酌高吟,便是今生了。还知道。旧时官好。几个新华表。

闭户莺声老,开缄鲤素新。多惭青眼旧,远寄白头人。佳楮冰天茧,芳芽雪洞春。著书兼破睡,勒谢敢辞频。

客里伤春浅。问今年梅蕊,因甚化工不管。陌上芳尘行处满。可计天涯近远。见说道、迷楼左畔。一似江南先得暖。向何郎、庭下都寻偏。辜负了,看花眼。古来好物难为伴。只琼花一种,传来仙苑。独许扬州作珍产。便胜了、千千万万。又却待、东风吹绽。自昔闻名今见面。数归期、屈指

海山葱曨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闲忆披云辍卧云,尽惊獬豸鹿同群。舜耕山下辞廉使,禹凿门前谒宰君。莫讶楼台抛接武,却愁泉石动移文。花时离别尤堪惜,头白三分欲二分。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

芦苇萧森古渡头,征鞍卸却上孤舟。烟笼古木猿啼夜,月印平沙雁叫秋。砧杵远闻添客泪,鼓鼙才动起人愁。当年击筑悲歌处,一片寒光凝不流。

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