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

蔽野旌旗色,满山笳吹声。
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

作品评述

《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野景色,以及对功名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蔽野旌旗色,满山笳吹声。
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旌旗的色彩和笳吹的声音,展现了山野的宁静和美丽。蔽野旌旗色指的是山野间隐约可见的旌旗,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满山笳吹声则是指笳吹乐器在山野间回荡的悠扬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在诗的后两句中,范仲淹表达了对功名和人生的思考。他说:“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这句话意味着功名的得失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裴度作为一个普通的书生,也能够在山野间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这种思考反映了范仲淹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功名的追求,而是应该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野景色和对功名的思考,表达了范仲淹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传达了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山径留云雨未乾,松声长共涧声寒。青鞋莫踏苍苔破,借与秋崖半日看。

兰舟小。沿堤傍着裙腰草。裙腰草。年年青翠,几曾枯槁。渔歌一曲随颠倒。酒壶早是容情了。容情了。肯来清坐,吃茶须好。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尝忆曹溪子,龛居面碧嵩。杉松新夏后,雨雹夜禅中。道匪因经悟,心能向物空。秋来得音信,又在剡山东。

谁分天种。来上花鬘供。绿叶素云姿雅重。那得愁心频捧。他花自是无工。不关香淡香浓。才问为谁含笑,盈盈靴面_风。

百年一瞬息,万事皆尘埃。所以身后名,不如掌中杯。山园足花草,雨露相先开。独有崖下松,春风不曾来。青林晓霜重,百卉颜如灰。苍然五大夫,郁郁何佳哉。佳花费事治,十无二三本。恶草时埽聊,已复相苯{上艹下尊}。试尝问园丁,否泰乃尔反。渠方倚锄笑,谓我见事晚。老天亦何

白马寺前冠盖盛,送行宾友尽英豪。耿丞血染边场草,留得声名日月高。

六桥箫鼓日喧天,谁料年来渐索然。兴废荣枯都不识,一家活计一渔船。

复卦起潜龙。戊已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恰相逢。猛火烧乾藉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道如穷。

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不间。此心无着身长健,明岁秋高却往还。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谁遣司故来相慰。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平时觞咏妨生理,此去狂疏托上官。但使推敲贷冲节,不烦排日报平安。

鸾凤难为种,寻常羽族繁。共期公入相,又见子生孙。衣钵传亲手,箕裘付后昆。韦平今远矣,衮衮属高门。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溯流迟涩须流轻,石岸崎岖沙岸平。高树影藏低树影,前滩声掩后滩声。飞禽飞去语禽语,归客归休行客行。望断谁怜魂欲断,诗成转觉梦难成。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饭涌维摩钵,闻香即解脱。后来香积人,到被他轮拨。

百川衮衮东赴海,学者皆知孔氏宗。六籍湮微吾道丧,武陵山下泣寒蛩。

诗不能工张约斋,有人曾说访渠来。病余百拙慵开口,愿听晴空起怒雷。

柳似妖饶舞,花如烂漫妆。那堪陇头水,鸣咽断人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