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作品评述

诗词《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中文译文:

山阴老僧解楞伽,
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
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
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
别驾渡头一归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偃师东和韩樽两位游子与景云晖上人一起的行程和感受。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老僧解释《楞伽经》的场景,也描绘了一个遥远的游子与僧人相遇的场景。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这里的颍阳指代作者自己,他是颍阳人,归来的客人。

随后的两句描绘了昨夜的雨,烟雾笼罩着山地,草地潮湿,秋风吹过漕河。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空山中尘事少,平原上行人稀少,平郊远处的行人看起来很小。这部分表达了一个孤寂和宁静的景象,也暗含了游子们远离尘嚣,返归自然的心境。

最后的两句描绘了尚书碛上黄昏的钟声,一只归鸟从渡头飞过。这里用黄昏的钟声和归鸟的形象来隐喻游子们的归程,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属。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河之美,远离尘嚣之境,以及对归途的思念,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故乡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家近心还速,川长马易疲。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阳迟。来向来间宿,归须月上时。只应庭际鹊,已报汝先知。

野旷天清落日黄,西风衰草白茫茫。停骖四望行人绝,一片寒云逐雁行。

渔舟閒上揭疎篷,倚遍苕华岸岸红。两日新秋凉便觉,费人诗句是西风。

钟鼓未鸣先托钵,雪峰平地成饶舌。当时一径入僧堂,且看岩头有何说。

相送西郊暮景和,青苍竹外绕寒波。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

惊崖却立挨斜日,老桧前临接断烟。水鸟负暄闲整翼,山禽相贺已晴天。

身在尘缘外,如何更趁缘。僧堂清富贵,道院小神仙。饭饱休持钵,丹成莫卖钱。但能了生死,何必问苍天。

白鹭洲前白鹭飞,人间还阅几斜晖。春风不与苏郎便,浩荡沧溟一舸归。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谁问春泥没履牙,萝门窈窕绿差斜。幽芳松菊渊明径,深秀溪山摩诘家。默照佛灯寒不掉,对缘心鉴净无瑕。仍闻懒甚融居士,庭鸟几番狼藉华。

置之一壑谢鲲像,画入三峰潘阆图。二子居山真得趣,山斋曾为写真无。

无解无结,犹是空中钉橛。有修有证,何异捕风捉月。

津鼓匆匆,犹记得、故人相送。春江上、鸟啼花影,马嘶香鞚。情逐阳关金缕断,泪和杨柳春丝重。算别来、几度月明时,相思梦。山万叠,愁眉耸。春一点,归心动。问风俦月侣,有谁游从。百里家山明日到,一尊芳酒今宵共。任楼头、吹尽五更风,梅花弄。

白足礼江沙,七星在云表。洗心无一尘,缺月西南晓。

良月霜清,小春寒浅,瑞庭蓂荚双飞。岭梅香度,初发向南枝。此际高门袭庆,真金降、金璧生辉。传瀛海向歆父子,相继大名垂。广寒,山藉在,笔驱造化,夕照虹霓。暂徘徊、莲幕名誉交驰。行继夔龙步武,蓬山静、玉宇春迟。当清夜,神交大一,相对熟青藜。

忆看梅雪缟中庭,转眼桃梢无数青。万事一身双鬓发,竹床欹卧数窗棂。

昔日平陵卖酒家,冰槽春色夜能赊。而今酒尽游人散,零落空垣一树花。

富寿康宁,要三般齐足,方是有福。献个新词,不是越夸搀祝。七十古稀今独。花钗底、髻云堆绿。那堪更、眼力过人,彩丝穿透珠曲。星辰履阶庭玉。对这般景趣,乐胜笙筑。更愿孙枝衮衮,诜诜续续。解把诗书勤读。新丹桂、会生旧竹。十年外、又颂生朝,恁时别换腔局。

懒踏门前没马尘,适安亭上坐吟身。殷勤风月一樽酒,斟酌湖山十里春。柳叶未舒先妩媚。梅花虽老更精神。白鸥似会冥搜意,来往忘机欲傍人。

谦德知二,器实瑚琏。动必几先,孰并其辩。一使存鲁,五国有变。终相其主,誉处悠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