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听传胪有作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
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
归向长安听人语,圣朝罗网尽豪英。

作品评述

诗词:《十八日听传胪有作》
朝代:明代
作者:李东阳

中文译文:
金莲影与赭袍明,
华盖前头次第行。
黄纸数行丹诏字,
鸿胪三唱甲科名。
云边晓日中天见,
梦里春雷昨夜声。
归向长安听人语,
圣朝罗网尽豪英。

诗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听到官员传递喜讯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金莲花的倒影和穿着赭色袍子的官员的形象,展现了喜庆和隆重的氛围。华盖是一种华丽的遮阳器,次第行进,象征着官员的阶级和等级。黄纸上写满了赐给甲科状元的诏书,官员们在高声唱诵,庆祝他们的成就。清晨,云边的太阳升起,照耀着整个天空,映衬出这个喜讯的重要性。诗人提到在梦中听到的春雷声,暗示这个消息的重大影响,让他回到长安去倾听人们的议论。最后,李东阳表达了对明朝盛世的美好祝愿,称赞了当时的圣朝统治者和那些英勇的豪杰。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官员们在传递喜讯时的喜庆场面。金莲影和赭袍明的描绘给人一种华丽的视觉感受,而黄纸上的丹诏字和鸿胪高声唱诵的场景则强调了喜讯的重要性和庄重性。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昨夜的春雷声和晓日的光辉与传递喜讯的场景相连,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廷和社会的向往和赞美,彰显了作者对盛世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庆和庄重的场景,通过丰富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将听到传递喜讯的喜悦和对明朝盛世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意象的运用,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诗词推荐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南浦闲行罢,西楼小宴时。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相逢且同乐,何必旧相知。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骑置迢迢阻玉音,左鱼江海遂初心。朱弦道直消浮谤,春草愁多动苦吟。震泽析酲千树橘,华亭惊梦九臯禽。郡楼晴日东西望,几处甘棠接翠阴。

霸越功成识虑深,扁舟因起五湖心。若贪富贵如文种,句践那能肯铸金。

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物换堂安在,断碣闲抛。不识庐山真面,是谁将此屋,突兀林坳。上层台回首,万境入诗豪。响天心、数声长啸,任清风、吹顶发萧骚。凭栏久,青琴何处,独立琼瑶。

峭峻门庭,平白道路。担板睦州,面壁鲁粗。不问南来北来,东去西去,须信长年不出户。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圜钟为宫]紫嵌幽宏,惟神灵尊。辅成泰元,赞役乃坤。日雨日阳,缦豫调纷。享讶陨光,蒙祉如屯。

登坛道士羽衣轻,呪力虽穷法转新。拇指破开地暗,蛇头攧落鬼神惊。

鞭石下沧海,海内渐成空。君王日夜为乐,高枕望夷宫。方欢东门逐兔,又慨中原失鹿,草昧起英雄。不待素灵哭,已识斩蛇翁。笑重瞳,徒叱咤,凛生风。阿房三月焦土,有罪与秦同。秦固亡人六国,楚复绝秦三世,万世果谁终。我欲问天道,政在不言中。

路入东关物象奇,角巾老子曳筇枝。蚕如黑蚁桑生後,秧似青鍼水满时。穿市不嫌微雨湿,过溪翻喜坏桥危。当年野店题诗处,又典春衣具午炊。

柳与扬州今独在,水和隋帝不重来。

久作弟兄别,相看笑语通。寒窗酬酒夜,落月对床风。志得宁论晚,名高不畏穷。君看天下事,一一漫雕空。

我爱淳安好,薰陶圣治馨。执呼民听命,期纵草生囹。栏栅虚长庑,桁杨卧一庭。国家仁泽厚,今日可无刑。

风帘一烛对残花,薄雾寒笼翠袖纱。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

坐对梅花撚白须,吟边有酒不须酤。松窗昨夜冰生砚,冻合银床读易朱。

乍晴秋好。黄菊欹乌帽。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吴晋豪华冷劫灰,竺乾金刹压崔鬼。玄黄半夜虚精泄,紫翠一峰发背来。池水暗通浦海入,岩扉寒枕日云开。轮蹄未散鬼吟寂,万壑松风僧定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