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雪窦杖锡七首

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
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作品评述

《游雪窦杖锡七首·踟蹰岭》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石路崔嵬云上头,
北云南雪此鸿沟。
谁人题作踟蹰岭,
不到山心不当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色。首句以石路高耸崔嵬,云彩飘浮在头顶上,给人以宏伟的气势感。接着,描绘了北方云彩和南方的雪景相连成一道深深的鸿沟,形成了壮丽的景观。

第三句是关键句,直接提到了“踟蹰岭”。这里的“踟蹰”意味着犹豫、徘徊,岭即山脉。诗人以岭作为诗题,表达了他对于这座山的特殊情感和思考。

最后一句“不到山心不当游”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渴望。诗人认为,只有真正到达山的心灵深处,才能真正欣赏到山的美妙之处,才能真正体验到游山的乐趣。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人生的思考,意味着只有真正经历和探索,才能领略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踟蹰岭”的题材,传达了诗人对于探索和冒险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诗词推荐

兰阶霜候早,松露穸台深。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籝金。

愚拙天真未易全,如翁自许岂其然。剩将诗句酬花债,只把春衣办酒钱。仅六尺床皆乐地,方千里旱自丰年。瞿昙老子都曾学,曾学为儒也学仙。

立马莲塘吹横笛,微风动柳生水波。北人听罢泪将落,南朝曲中怨更多。

默也未识面,向来曾予书。由来几兄弟,绝叹每乖疏。见说长沙驿,犹迟古寺车。差池今再矣,伫立又何如。

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去留那有著,语默不离禅。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

气昏聊止酒,讼简时闭阁。池红落花委,岸绿新蒲合。厌暄解重衣,息倦偃清榻。永日林下风,山禽响相答。

或棹孤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长溪。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流水青山一榻深,铜柯石榦半窗阴。公余点校七分易,老去服行三字箴。消长乘除观物理,存亡操舍验人心。日长大得官闲力,乳燕鸣鸠尽好音。

棣陨双葩泪洒红,百年已短更匆匆。祗今风雪栖栖景,地老天荒一个鸿。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八字山头雁,武昌江上鱼。

唐宫夜视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帝皇下射甲马营,紫雾红光掩明月。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中书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鸿宝。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途,五家八姓相吞屠,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

庚午七月之初吉,断虹挟雨蔽西日。石尤声撼天为昏,飓母驱车走沙石。鲸跳鲲掷地轴翻,阳烁阴凝鬼神泣。银涛驾空山岳摧,转眼奔流浸扉壁。三江弥漫灭无口,孤城漭漭天一碧。衰年疲薾动兢畏,变貌斋心戒夕惕。忆昔前年大鱼入,三洲漂荡海水立。近者侧闻复罹此,海湾流尸头濈々。

山村道人今老矣,徒有虚名落人耳。梦中谁记版筑夫,画像虽多终不似。偶来招隐九锁山,隐侯试笔开生颜。须眉口鼻宛相肖,只今置之泉石间。闻君尤工画山水,万壑千林生笔底。可能更扫隐居图,布袜青鞋侣樵子。

尊者何曾得蕴空,罽宾徒自斩春风。桃花雨后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红。

平生但玩鲁公碑,今日身亲到翠微。一径穹窿腾石栈,万松森立护云扉。真人得道书丹籍,福地遗踪付羽衣。暂得清幽清俗虑,不堪斜日便催归。

朝行江水边,莫行江水边。乍与江水别,江水复在前。江水胜人心,相随何缠绵。相随何缠绵,幸勿鸣悲煎。我悲为我弟,君悲亦胡然。

双节同来朔漠边,三冬行尽雪霜天,朝飧羶酪几分饱,夜拥貂狐数鼓眠。光景不停如转毂,归心难遏似流烟。须将薄宦同羁旅,奔走何时是息肩。

黄尘车马日纷嚣,万事春冰过眼消。赖有诸公扶正气,犹令千载见英标。多君吐论心奇壮,顾我凋年齿动摇。好待明堂采梁栋,勿夸翘楚向薪樵。

蚕丛龟印解,鹑野隼旟新。借问锦江乐,何如兴庆春。骊歌遮去辙,竹马望行尘。惠政如膏雨,遥知彼此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