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

作品评述

《洛阳道》是唐代于武陵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岁月更迭、人事如梦的主题,以洛阳的道路为背景,描绘了光阴的流转和时间的无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

诗意和赏析:
《洛阳道》以浮云、青草冢、白头人、岁暮、雪晴山、洛阳尘等词语,将作者对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有限性进行了抒发。作者不禁感叹光阴的无情和人事的瞬息,以洛阳道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首句“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表达了世事如云烟般瞬息万变,往往重复再现的感叹。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变故如同浮云般匆匆而过,再次回到原点。

接着的“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暗示着时光不仅带走了一些人和事,同时也为世间增添了新的事物,不断有人变老并面临死亡,而新的生命又不断出现。

“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通过岁暮和雪晴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年老的感慨。岁暮寓意着岁月不饶人,而雪晴山欲春则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最后的“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描述了洛阳道上车马穿梭,洛阳尘不断升起,形象地表现了大都市繁忙喧嚣、人世沧桑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洛阳道这一现实场景,幽默地表达了光阴易逝、人事如梦的主题,以及对时光的感慨和思索。同时,通过对岁月和生命的描绘,唤起读者对于生命短暂和时间宝贵的思考。

作者介绍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诗词推荐

东风知君将出游,玉人迥立林之幽。欹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君哦新诗我听莹,句里无尘春色静。人人索笑那得禁,独为君诗起君病。欲语未语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花。典衣重作明朝约,聊复宽君念归洛。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饮莫教春寂寞。

悲风生旧浦,云岭隔东田。伏腊同鸡黍,柴门闭雪天。孤村明夜火,稚子候归船。静者心相忆,离居畏度年。

柏酒椒花又盍簪,莫将谈笑枉光阴。自怜四十无闻者,欲问如何不动心。

忍把浮名卖却闲,门前流水对青山。青山不语人无事,门外风花任往还。

坐从对高舂放衙,舂米和石也穿芽。鸥边云阔三千顷,树杪烟横数万家。贮月未圆松琐碎,怯风无力竹欹斜。叮咛好护湖山景,养得阴成宿莫鸦。

三泉参错本儿嬉,认作参星转更痴。却笑世间真狡狯,古今能有几人知。

宦情本淡薄,年貌又老丑。紫绶与金章,于予亦何有。有时独隐几,答然无所偶。卧枕一卷书,起尝一杯酒。书将引昏睡,酒用扶衰朽。客到忽已酣,脱巾坐搔首。疏顽倚老病,容恕惭交友。忽思庄生言,亦拟鞭其后。

老境於我渐不佳,一生拗性旧秋崖。笑人煮箦何时熟,生啗青青竹一排。

天不恤冤人兮,何夺我慈亲兮。有理无申兮,痛哉安诉陈兮。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后院人稀到,荒池半是苔。好花随地有,幽鸟自山来。靡靡香草合,阴阴夏木催。昭亭有佳色,每至不容回。

浮生一梦寄南柯,乌兔双驰迅若梭。世事如棋如几变,捄时无著奈时何。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孤城死地尚瞧盱,智勇俱当竭蹶趋。贫且贱焉真耻也,壮之良者盖行乎。料无豪杰同吴反,阴有神灵助汉诛。深怪先登少瑕叔,不应时论惜蝥弧。

莺鸣求友声。

长恨无钱买好园,好园还在屋东边。周遭旋辟三三径,只怕芒鞋却费钱。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莺啼谢守垒,苔老谪仙碑。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

落木惊波入虏尘,新亭空集北来人。神州未复英雄老,王业偏安历数屯。万骑星屯潮卷夕,六宫云散草生春。百年江左偷安计,泉下惟应泣老臣。

朱邸平台隔禁闱,贵游陈迹尚依稀。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细长杨纵猎归。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承平旧物惟君尽,犹写雕鞍伴六飞。

晴少春光浅,寒多酒力微。一声山鹧过,数点海棠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