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

碣石衔天府,清漳解北流。
星槎天上使,萧鼓驿边舟。
岸柳纡行旆,州兵护彩旃。
还闻元夕近,灯样自南州。
¤

作品评述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是明代蔡文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碣石衔天府,清漳解北流。
星槎天上使,萧鼓驿边舟。
岸柳纡行旆,州兵护彩旃。
还闻元夕近,灯样自南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蔡文范行经东昌道时的景象和感受。作者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和元夕节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碣石、清漳河、星槎、萧鼓、岸柳、州兵等元素,展示了作者行经东昌道的场景。碣石衔天府,形容高耸入云的山石,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清漳解北流,描绘了清澈的漳河向北流淌的景象。

诗中出现的星槎和萧鼓则是道中的交通工具。星槎可能指的是一种高悬星宿图案的船只,象征着高远的目标和使命;而萧鼓则是传统的驿站鼓乐,可能用来表示行程的节奏和旅途的艰辛。

岸柳纡行旆,州兵护彩旃,描述了行进中的旌旗和护卫队伍,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场景。

诗的最后两句“还闻元夕近,灯样自南州”,表达了作者对元夕节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点亮灯笼,享受团圆和欢乐的时刻。作者在异乡行经道中,听闻元夕节即将到来,心中思念家乡的灯笼和欢庆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道中场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传统节日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和旅行的艰辛。

诗词推荐

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黄叶最多情,天分付、凉意一声先做。是处著露莎蛩,也酸吟相和。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未忍轻过。往事是堪唾。红枣信、烽折尽任他。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谁拖。可怜瘦月凄凉,把兴亡看破。如今□,但留下满城□,西风悲些。

平生我解量人品,元亮真成晋伯夷。我欲招魂无别物,剩将洒酒菊花枝。

月拟来宵好,吾先今夕遭。缯外半壁许,已复一轮高。迁坐明相就,群飞影得逃。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

道人曾与谪仙游,仙去骑鲸师白头。骑鲸端复向何处,试问援琴招得不。

酒边无日不团栾,独冷斋中忆旧欢。窗外一株红杏树,三年不得与君看。

潭底月,雪中霜。有人会得便风狂。*哩,哩*。泉底*,水中金。尖竿尖上细搜寻。*哩,哩*。

园庙何年废,登临有故丘。孤村连日静,多雨及霖休。常与秦山对,曾经汉主游。岂知千载后,万事水东流。

假道针锋上,行藏云水中。且非心法妙,自是手头通。前辈多遗偈,灵襟出众工。明朝何处去,黄叶度溪风。

人生不盈仞,中有天地机。哀哉蠢蠢群,沉湎无所知。六根乱尘境,一念落邪思。遂令至真宅,栋宇日颓隳。先生早悟此,寂照通幽微。真火下腾焰,灵泉上生肥。巧妙神明出,功深造化驰。每怜好道人,罗缕为指迷。鄙夫寻访久,肤浅得其皮。向来发关键,一扫杂学卑。五行识颠倒,八卦

三足老蟆太阴精,夜载阿姮朝帝庭。澡形不假桂花露,背负金轮浴沧溟。腾腾跃起几万尺,痴腹一团露骨圆。睨目光射蛟宫寒,海若天吴难遁迹。腹中万斛蝌蚪藏,吐作列纬森光芒。晓骖六龙驾羲驭,腾踏未必输飞黄。

秋风吹裂旧荷衣,自读离骚倚落晖。已觉芦花洲渚冷,水天归雁着行飞。

秋树无黄鸟,蝉声亦自哀。素车新陇去,白马旧宾来。薤上朝阳露,池中岁劫灰。短长何足较,嗣子有高才。

树石丛丛别,诗家趣向幽。有时闲客散,始觉细泉流。蝶到琴棋畔,花过岛屿头。月明红藕上,应见白龟游。

群聚群武飞畏行,饮啄惊鸣顾无已。多虞多事足机张,独宿蓬蒿信为美。

范甑欲尘贫亦甚,陶腰未折计何如。小窗独对萧萧雨,临得唐人乞米书。

渚蒲淅淅风犹急,岸柳纤纤雨尚余。栖鹭宿鸥浑去尽,泝溪还有两三鱼。

月落宿禽起,幽人殊未回。不知何处磬,迢递过山来。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夕阳迷陇隧,秋雨咽笳箫。画翣无留影,铭旌已度桥。

云木上苍冥,行藏只草亭。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投老余渔具,能诗例鹤形。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

垣中不减台端峻,池上来従柱下严。同直旧曾连月久,暂来还喜二公兼。〈仆顷与孙莘老同在谏垣,与彭器资同在西掖。〉直言已许侵弹奏,新告行闻振滞淹。顾我粗官何所与,西曹只合论茶盐。早岁同科止六人,中年零落半埃尘。却将旧学收新进,几误今生是后身。肮脏别都遗老骥,沉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