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俞樾的《齐物诗(其三)》
拼音和注音
xiū jiāng qiáo cuì gǎn shēng píng , yǎn dǐ róng kū pǒ bù j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憔悴:形容人脸色差,瘦削。
眼底:眼底yǎndǐ∶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rightbeforeone’seyes]∶眼前;眼里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生平:1.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一辈子:~事迹。2.一生或有生以来。
感生:见'感生帝'。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原诗
休将憔悴感生平,眼底荣枯颇不惊。
万蜡高烧终是夜,一灯孤对也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