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枌社传家范,阶庭著义方。
能令锵剑履,争欲倚门墙。
么麽真无用,提撕独异常。
登堂今已尖,收泪转淋浪。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太淑人李尚书的母亲去世了,
她是枌社曾经传承的模范,
她的义行在家世代为人明证。
她教导我们坚持正道,
使我们像挥舞剑的勇士一样,
都想倚靠她家门墙。

然而,现在她已不再活动,
她那宝贵的意见再无用处,
我们只能痛苦地提醒自己,
她不再能登上堂榜了。
眼泪都已经流尽,
转而成为我心中的淋浪。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词是黄榦为了表达对李尚书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而写的。诗中,黄榦以凄婉的笔触描绘了李尚书母亲的高尚品德和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他称颂她是枌社传家的榜样,并强调她教导后人坚持正道,使他们有如挥舞剑的勇士一般。然而,在母亲去世后,他意识到她再也不能为家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了,这让他感到异常痛苦,眼泪如雨般涌出。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李尚书母亲的形象,通过对细节的交代,传递出作者对她高度敬仰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家庭、孝道和儒家传统的重视,展现了作者感伤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凸显出诗人对母亲的教诲和影响的珍视。

诗词推荐

南浦初开冻,东郊未去寒。芳华归草木,生意入门阑。绿蚁供瑶瓮,青丝送玉盘。新诗妙当世,赋答敢辞难。

绣衣人物冠诸台,玉帐元戎万里来。同为西川增气象,何妨北海试尊罍。休辞臈酒十分醉,要唤春风一夜回。天上德星何处聚,应从井络向三台。

覆野春阴不肯晴,舟中无酒亦无餳。故教客子知寒食,时有梨花一树明。

吐叶依松磴,舒苗长石台。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色映蒲萄架,花分竹叶杯。金堤不见识,玉润几重开。

晓鬓鬅忪懒不梳,忽听人说是南徐。手中明镜抛船上,半揭篷窗看打鱼。

严城寂寞山缭绕。觉寒透、貂裘峭。云压江天风破晓。飞琼万顷,看来浑似,泽国芦花老。玉山不怕频频倒。要笔阵、纵横快挥扫。见说今年梅较早。笑将名胜,千钟万字,谁似邦侯好。

陶令抛官易,庞公去隐深。由来浮世事,可见昔人心。卜筑闲多思,奔驰病不禁。檐楹来燕雀,鸾鹤自山林。

秋高万木脱林坞,与子庭前开绿醑。忽闻别院动砧声,西风吹断萧萧雨。隔岸人家红树稀,辞巢燕子故飞飞。酒酣自起为君舞,正爱凉飙吹我衣。

乡以孝廉举,仙为孝道宗。谓予方不信,君请问兰公。

繁云凝不散,朔吹动无涯。林秃霜摧叶,河胶冻裂沙。饥禽啄石发,强鼠堕檐牙。应有四方客,倍怀千里家。老松坚自若,病竹折相叉。喜拥重衾麝,愁闻绝塞笳。谋温藉狐腋,辟冷泥榴花。岂待穷冬雪,方为气象夸。

唐翁静者闭门饮水啜粥无知音,我能发尔一片冰清心。巨风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中天渴乌吐火六合新开窑,此翁两鬓秋飕飕。小儿烂羊瓜果尽青紫,此翁临水洗双耳。蜩蟾蛙蚓聒乱昕夕雷无声,此翁宴坐观黄庭。编茅斲室大如斗,苍雪丝丝翳窗牖。忍饥学得西山夫,胸中有道

风揭空江浪忽兴,停舟断岸石棱棱。遥闻野寺一声磬,近辨渔家几处灯。归信不如潮有准,客程翻似梦无凭。薄寒谁为更衣计,闲杀中闺半臂绫。

长安五月霖雨多,六月更急如翻河。通宵到晚不得寐,茅屋欲破愁嵯峨。揽衣当户未能出,却坐蓬窗听疏密。纵道君恩屡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栉。九衢灯火迷西东,轻蓑瘦马随疲童。道傍行子顾且笑,谓予亦在泥涂中。感渠相念不相识,问之不答还匆匆。如闻身是营中卒,畚锸欲赴朝天宫。

前日秋水涨,昨日秋水落。偶来寻隐居,曾未乖宿诺。竹底除旧径,藤蔓系新彴。马留岸傍树,风扫林下箨。既能置鲁酒,又复饷楚{左食右乍}。谁知北南涧,照影似清洛。平生爱幽旷,敛迹诚非错。

母两国太夫人初度,谨上小词,用献为王母三千年之曲。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儿孙。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蓬莱清浅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袅袅沈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

难将得丧动天常,但耳安然似玉堂。来往惜书仍借笠,不知雨步瘴烟乡。

衰老贪春,春又老、尊罍交溢。凝目处、清漪拍岸,四山堆碧。白也论文情最厚,维摩示病心难觅。到盘洲、车骑太匆匆,觞浮一。春再见,官期毕。归路近,长安日。奉清时明诏,迭回更出。上殿风霜生颊齿,元龟献替图无逸。记而今、杖策过溪桥,留行迹。

倚天寒碧锁嵌空,咫尺丹霄有路通。莫向明时缩头角,风云只在笑谈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