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张孝祥的《某顷蒙信阳使君教以边字韵佳句伏读降叹病倦答谢甚缓复不能奇仰俟斲削(其二)》
拼音和注音
bǎi shì guī lái yòu yī nián , tóu shēn fēng huǒ shù lóu b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
投身:(动)全身心地投入:~慈善事业。
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原诗
百适归来又一年,投身烽火戍楼边。
私忧自笑愚无策,制胜悬知国有贤。
北去燕然堪勒石,西来樊口看烧船。
中州更有王夫子,笔阵犹能独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