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寺

佛事庄严国力疲,照天金碧倚栏危。
沉檀炉上烟云合,恰似当年煨烬时。

作品评述

《同泰寺》

佛事庄严国力疲,
照天金碧倚栏危。
沉檀炉上烟云合,
恰似当年煨烬时。

中文译文:
佛事庄严,国力衰竭,
照天上的金碧色垂手可及,依栏而危。
沉香炉上升腾的烟云相连,
仿佛是过去煨烬时的景象。

诗意:
《同泰寺》这首诗描绘了寺庙壮丽的景象与当时国家衰弱的对比。诗人借助寺庙的庄严佛事,暗示出国家的衰退。天空中的金碧色光辉犹如触手可及,但也随时可能倾颓。沉香炉上升腾的烟云相连,犹如当年焚烧时的景象;这种景象令人联想到国家曾经兴盛、繁荣的时光。

赏析:
《同泰寺》通过对寺庙景象的描写,巧妙地暗示出国家衰弱的现状。寺庙庄严的氛围与国家力量的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金碧倚栏,既展示了寺庙的辉煌,也折射出国家的危局。沉香炉上升腾的烟云,像是过去煨烬时期的重现,也让人对国家曾经的辉煌感到遗憾。整首诗以寺庙景象象征国家荣光,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杨备,字脩之,建平(今安徽郎溪)人(《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四一谓系亿之弟,但亿爲福建浦城人,籍贯不一,俟考)。仁宗天圣中知长溪县,明道初知华亭县,因爱姑苏风物,遂家吴中。庆历中以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吴都文粹》卷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儒雅传》)。杨备尝效白居易体作《我爱姑苏好》十章,又作《姑苏百题》、《金陵览古百题》,各注其事于题下,成集行世,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四一有杨备《萝轩外集》一卷,存诗十七首。卷三六一又有杨脩题咏金陵的《六朝事迹杂咏》三十八首,其中七首与《萝轩外集》所收相同。查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光绪十三年宝章阁仿宋绍兴府学十四卷刊本,可知《六朝事迹杂咏》系从《六朝事迹编类》中辑出,杨脩实爲杨脩之之误。 杨备诗,今从《吴郡志》、《吴都文粹》、《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等书中共录一百一十五首,编爲二卷。

诗词推荐

西北多阴风,日夜吹裳衣。草虫动机杼,札札鸣声悲。百忧弥中肠,欢乐复何时。今日忽已逝,来日未可知。且饮以狂乐,酩酊从所之。

小聚依江近,支流入浦分。荒寒孤店雨,零乱野祠云。薄饷炊畲粟,珍烹采涧芹。年来去健羡,摩腹自欣欣。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

摇落秋天酒易醒,凄凄长似别离情。黄昏倚柱不归去,肠断绿荷风雨声。

一日常百刻,转若车轮忙。千日十万刻,百年能几长。达人齐古今,一生甚微茫。夏日岂为永,而足以较量。人世不足惜,行善乃自彰。无及闲暇时,般乐为淫荒。夷齐饿人者,颜闵非公王。其人品孰亚,周氏与虞唐。亦用仁义积,岂今身未亡。富贵无可恃,莫与公道强。夜思昼以力,四序

曾见方言识,曾闻始谓知。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

祖帐西郊道,川原画阁临。烧痕经雨活,树色入溪深。斜日明春态,孤云感客心。何人知别意,重把酒杯斟。

金阙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瑞凤飞来随帝辇,祥鱼出戏跃王舟。帷齐绿树当筵密,盖转缃荷接岸浮。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

闻说关河唾掌收,拟为跛子看花游。可怜逸少兴公辈,说着中原得许愁。

蹇产通天百尺台,岁祠三一羽旗开。卧闻野雉宫前雊,应有神光坛上来。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腊前三白。春到西园还见雪。红紫花迟。借作东风万玉枝。归田计决。麦饭熟时应快活。身在高楼。心在山阴一叶舟。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云在青天水在瓶,几人错认定盘星。乐山八字轰开也,恰到而今话大行。

白铜鞮侧花迷坞,解佩江边柳拂青。

昔舣归舟傍浅沙,逢君跃马看梅花。匆匆相见还相别,三十六弯天一涯。

燕石扶栏玉作堆,柳塘南北抱城回。西山剩放龙津水,留待官军饮马来。

蕙雪销迟气压灯,偶然素被共姜肱。老来顿悟妻儿累,却羡山中有发僧。

苍龙夭矫西北来,銮破明珠成碧岫。何人驾空起楼阁,地灵不敢藏馀秀。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客来一夜与僧谈,气觉浩然充宇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