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作品评述

【注释】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
  晓云,一作“晚云”。
  低徊,一作“低回”。
  缭绕,回环旋转。
  
【古诗今译】
  秋天的早晨,江的北岸天色阴沉沉的,低低的乌云含着雨意,在天空徘徊着,阴晴不定。既不愿望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婉转,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究竟在何方?忽然间,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之处隐约驶来。
  
【简析】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诗的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的同时既交待了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晓),又写出了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晓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还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然而从事的后两句可以明确看出另一层深意,诗人不甘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追求光明。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被“青山缭绕”的阻断,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境地,仿佛前程一片渺茫。就在这时,诗人笔锋一转,在“青山缭绕”之中,忽然远远地看见“千帆”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眼前开阔了,畅通了。诗人在字里行间巧妙地暗含着对时事与某种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这种思理与抗争是积极的,向上的,与婉约派词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窦凤才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楚甸三千里,旌麾列大邦。渺瀰连沃野,隐辚抱长江。此际藩王室,何人拥将幢。向来称下邑,国士有无双。

秋天

置酒高吟禁火天,主人勋德重韦贤。庙朝论道看三入,樽俎谈兵已万全。晓竹洗烟丛玉瘦,春池溅雨乱珠圆。曲江壮观今芜没,不复红妆照客船。

秋天

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帝城临灞涘,禹穴枕江干。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秋天

禁苑东风暖,青霄月正中。鱼龙千队戏,罗绮万花从。云峤祥光丽,星桥宝炬红。太平多乐事,此夕万方同。

秋天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秋天

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难用知如未知说,在乎行兴不行分。该通始谓才中秀,杰出方名席上珍。善恶一何相去远,也由资性出由勤。

秋天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垅轻。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秋天

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天上婵娟,人间阴晦,怅望成凄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

秋天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秋天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秋天

夜久织未休,戛戛鸣寒机。机中一匹练,终作阿谁衣。

秋天

净扫尘埃。惜取苍苔。任门前、红叶铺阶。也堪图画,还也奇哉。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花木栽培。取次教开。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我且优游,且随分,且宽怀。

秋天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非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当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

秋天

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_檀国里香。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好逑不数潘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待银河浪静,金针穿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将。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恁时节,

秋天

睡起卸冠簪,园行独自吟。山昏知雨到,树密觉春深。竹外童相报,门前客见寻。归来即败意,谁者是知心。

秋天

甚一般、化工模子。铸成一个拙底。生来不向春头上,却跨暮春婪尾。蓦省记。早冉冉花阴,氵虢氵虢循除水。虽然恁地。但笑咏春风,闲推鸣瑟,别自有真意。从前看,三十七年都未。醉生声利场里。浮云破处窗涵月,唤得自家醒起。别料理。那玉燕石麟,不当真符瑞。彻头地位。也须是

秋天

国士无双未肯臣,汉皇眼力欠精神。筑坛直待追亡后,不及溪边一妇人。

秋天

僧庵恰好傍山坳,门外幽泉碎玉敲。棋罢道人心似水,一钩新月挂松梢。

秋天

五辂导灵輼,千夫象缭垣。行宫移晓漏,彩仗下秋原。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秋天

窣地重帘围画省,帘外红墙,高与银河并。开尽隔墙桃与杏,人间望眼何由骋。举首忽惊明月冷,月里依稀,认得山河影。问取常娥浑未肯,相携素手层楼顶。

秋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