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张祜的《寓言》
拼音和注音
xīng lái zuò yuán qín , hū hū wèi 《 guān j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忽忽:(形)①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离开杭州,~又是一年。[反]悠悠。②(书)形容失意或迷惘:~如有所失。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原诗
江海一遗叟,块然穷巷居。
门前是川陆,反背卧枕袪。
兴来座援琴,忽忽味《关雎》。
但愿致樽酒,岂忧无斗储。
野牧亦乘马,家池还钓鱼。
偶思荣启期,益喜鬓白初。
日夕粗充饥,呼儿掇园蔬。
行登逸民舟,坐愧长者车。
倏值体中佳,未尝废三馀。
理生且自昧,安忍限众徂。
屏迹岂无素,立诚非甚疏。
杜门草《太玄》,落草赋《子虚》。
大贾倾十万,一名终不书。
小人苟片善,言下辄纪渠。
不然少年长,百万看一樗。
过此任老圃,笑歌立倚锄。
道门演空言,未必死录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