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画虎通神明。
凡为一虎不知价,钜公贵士珍其名。
死来年深搜索尽,何意好事识尤精。
丹枫映坡茅叶白,雌者将乳雄坡行。
细毛出肉不见迹,相顾猛气都如生。
忽闻持遗非素望,穷民展玩忘愁婴。
奇哉真是老包笔,世间空有黄金籯。
因思前岁韩公子,亦赠尺纸图生狞。
傍题小子乃包鼎,此时偶得已可惊。
借问吾乡与天下,二包之美谁能并。

作品评述

《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包拯和王君石两位文人画家合作创作的一幅画作,画中描绘了一只神奇的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包说岳岳生鼎,
二人画虎通神明。
凡为一虎不知价,
钜公贵士珍其名。

死来年深搜索尽,
何意好事识尤精。
丹枫映坡茅叶白,
雌者将乳雄坡行。

细毛出肉不见迹,
相顾猛气都如生。
忽闻持遗非素望,
穷民展玩忘愁婴。

奇哉真是老包笔,
世间空有黄金籯。
因思前岁韩公子,
亦赠尺纸图生狞。

傍题小子乃包鼎,
此时偶得已可惊。
借问吾乡与天下,
二包之美谁能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包拯和王君石两位文人画家合作创作的一幅画作为主题,表达了对他们的画技和艺术成就的赞美。诗中描述了画作中的虎,虎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神态威猛。诗人对这幅画作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诗中提到了包拯和王君石的名字,他们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画家。诗人称赞他们的画技高超,将一只虎画得栩栩如生,令人难以置信。诗人还提到了画作中虎的细节,如细毛、肌肉等,表现了画家的精湛技艺。

诗人在赞美画作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包拯和王君石的敬佩之情。他们不仅在艺术上有卓越的成就,还关注穷苦百姓的生活,将画作展示给他们观赏,带给他们忘却忧愁的愉悦。

整首诗词通过对画作和画家的赞美,展现了包拯和王君石在艺术上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诗人以此来探讨他们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地位,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他们的家乡和整个世界中,还有谁能与他们的美并驾齐驱呢?这是对包拯和王君石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肯定和赞美。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少尽其力老弃之,可怜骨立行步迟。何心更惜乾障泥,病夫醉兀枯行枝。主家刍豆岂不饱,吾宁忍死不原肥。肥时无奈人争骑,骑时鞭打无休时。

人家禊祓竞攀追,刺史春游正此时。羯鼓声中花作锦,壶筹多处酒为池。绝须丝竹娱安石,剩有篇章付雪儿。闻道续貂容下客,老无佳句坐荒嬉。

凤楼翼翼开天居,故老相传百载余。过客遥看黄幄座,侍臣长奉紫泥书。碧窗齐临石睥睨,朱栋或画金龙鱼。呜呼成祖劳开创,金扉翠牖何雄壮。八圣龙飞抚御床,千官虎拜瞻仙仗。今皇有道如先皇,垂衣日日开明堂。祝融胡为太亡赖,炎火顷刻令飞扬。雷霆云雨尚不息,人力何以施刚强。

需头章薦重,方底诏除荣。人比鸣琴令,官参梦马卿。菰烟吴地景,涛鹭浙江程。美政应天报,姚虞旧俗清。

暂向天台参众真,虎丘风月远随身。琼台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旅病情先恶,愁眠梦更惊。犬须终夕吠,月到五更明。未解波头意,偏来枕底声。平生厌行路,投老正追程。

闲思至道年中事,独倚左冯城外楼。目断平皋人不见,暮天无际水悠悠。

一刀两段绝譊讹,天下禅和不奈何。头戴草鞋重漏泄,知恩者少负恩多。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青山白云,落花芳草。若是灵利阿师,终不回头转脑。

万松邀我上崔嵬,入寺山屏次第开。无说欲知真说法,松声还送出山来。

瞿昙腊月八,夜半走出山。贼路羊肠曲,偷心虎背斑。

红白莲房生一处。雪肌霞艳难为喻。当是神仙来紫府。双禀赋。人间相见犹相妒。清雨轻烟凝态度。风标公子来幽鹭。欲遣微波传尺素。歌曲误。醉中自有周郎顾。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昔常咏遗风,著为

华堂掩映一池清,着此崔巍若化成。胸次玲珑具丘壑,世间仿佛见蓬瀛。碧云堆上千峰立,绿水光中万象生。欲去河阳种桃李,回头又觉宦情轻。

东君不锁寻芳路。曾是莺花主。有情风月可怜宵,犹记绿窗朱户。十年空想,春风面杳,无计凭鳞羽。凄凉怀抱今如许。天与重相遇。不应还向楚峰前,朝暮为云为雨。算来各把,平生分付,也不是、恶著处。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及茲百事懒,作意三日闲。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十年戎马后,集此

亲见仙科唱第时,宠均宣室对神釐。汉台诏令方深厚,好取名郎作训辞。

莫嫌工部太侵寻,老杜称呼直至今。我但六年难改口,不知老杜更年深。

金声乃是古诗流,况有池塘春草俦。莫遣宣城独垂号,云山彼此谢公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