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题严氏光远堂》
拼音和注音
guāng yuǎn táng zhōng chūn bù qióng , qiáo mù fēng yān fú qíng h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烟:1.风和烟雾。2.景象;风光。3.犹风尘,尘世。4.风卷烟尘,借指战火、战乱。
乔木:(名)树干高大而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等。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朴山先生天下士,明经著书遗来世。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