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慈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
二章四韵十四句)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
如煦如吹,如负如持,而不知其慈。
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
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
如涵如封,如随如从,而不知其功。
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作品评述

译文:
至慈的化德是如此深厚啊,
它像温暖阳光、微风轻吹。
它像背负、握持一般,
却未能真正理解它的慈悲。

因此,没有束缚,也没有止境,
只有平静与和谐才能停下来。
至慈的功德达到了极致啊,
它像广大的海洋,涵泳无边。
它像容纳万物的封闭,
像顺应、像跟随一般,
却未能真正认识它的功劳。

因此,无论是走向他人还是自己,
顺应时机才能达到真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元结为了歌咏至慈之道而作的,以表达对至慈的深深敬仰和颂扬。诗中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将至慈的力量和美好象征为自然的风、阳光和海洋等形象,以强调它们的广大、包容和无尽,比喻至慈的慈悲和功德的深厚和广泛。并通过“如煦如吹”、“如涵如封”等描述,表达了至慈在保持和谐、顺应时机的重要性。

整首诗构思独特,表达简练而深入,通过对至慈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于至慈的追寻和理解的困惑和尊敬。通过对至慈的形象化描绘,引导人们去理解至慈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顺应至慈的要求,追求真理之道。

作者介绍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復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着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復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着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含娇眼。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已惊。

文字追秦汉,箪瓢保贱贫。延英空侧席,下里老斯人。倾盖宁嗟晚,推门莫厌频。罢谈刍狗用,且看土牛春。

何准第五不足称,黄童无双非自名。卑栖鸾凤安初仕,葆练龙虎希长生。明月高吟紫芝曲,红尘先老白云兄。莫辞一力走三舍,遽未能来频寄声。

水满春畦白,云连晚照黄。野花时结子,溪柳不成行。客礼容吾懒,酣歌与世忘。晚来得新句,吟罢立苍茫。

北风吹满楚冠尘,笑捧蟠桃梦里春。几岁已无笼鸽客,去年犹有送半人。江山如许非吾土,宇宙柰何多此身。不灭不生在何许,静中聊且养吾真。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嗟余好竹处处游,径造岂减王猷诞。湘江淇水无不到,嶰谷柯亭亦尝款。人间音律性所好,收作鸾笙与凤管。或裁文箨制小冠,时寻新笋供清馔。

化蜀归来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屯田小试营平策,蚤晚论思从紫辰。

平生半为山淹留,马上欲去还回头。两京尘路一双鬓,不见玉泉千万秋。

松门东路有柴关,凉卧清宵梦亦閒。更待海风来万里,一天霜月满空山。

屈指友于,祗今存几。自仲之去,失此奇伟。言不腾情,心旌愤悱。哀哉苍天,雨泪如洗。

关山迢递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未应一笑为千金,且解樽前绿绮琴。归雁不将书北去,行云长伴日西沉。楚兰径远飞黄蝶,湘水帘空对绿阴。无复赏心酬节物,断肠翻咏白头吟。

万骑西行日已斜,咸阳宫阙锁烟霞。梨园弟子知何处,啼鸟凄凉怨落花。

少年游嵩丘,登高吾独见。西游渡陇坂,脱屣古河县。削发俗网裂,绝味诸漏断。卧胁三十年,凝尘满羌簟。六月大地燋,炉中结冰霰。牛头实枬檀,降出九重殿。正就寂灭时,泉竭悲禽散。直从开元初,到今色不变。破屋闭真相,野鼠嗅香篆。时有碧眼人,酌乳供新献。

陵阳官居遇久旱,发喘浑如起新病。已惊赤日晨可畏,更恨炎风午尤盛。徒嗟禾黍尽焦落,无奈蝇虻转豪横。安得神龙驾九宵,大注满倾如倒井。

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遥怜吾老幼,未解脱饥寒。破壁箪瓢垒,疏梅霜雪团。再思先子训,默默泪阑干。

世言富贵昜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有曾有且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昔缯一人今三人,後者玉振前金声。阿枢更有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