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流谦的《水后过淮安金堂皆非旧路》
拼音和注音
xiàng lái máo wū bàn jīng tuān , tàn xī liú wáng jiǔ wèi h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叹息:(动)心里不痛快而呼气出声。
茅屋: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向来:(副)一向;从来:~如此。
流亡:(动)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海外|~政府。[近]逃亡。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原诗
向来茅屋半惊湍,叹息流亡久未还。
已觉重行非故道,只应无恙是青山。
旋蓝偃岳元常事,深谷为陵亦等閒。
衲被蒙头都莫问,未当居士一分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