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歌者访方氏不遇

白日移歌袖,空斋不见君。
岩声中谷应,人语隔溪闻。
断壁分垂影,回沙拥籀文。
无人知所去,红叶下纷纷。

作品评述

《携歌者访方氏不遇》是明代诗人陈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日移歌袖,空斋不见君。
岩声中谷应,人语隔溪闻。
断壁分垂影,回沙拥籀文。
无人知所去,红叶下纷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携带歌声寻访方氏(人名)却未能相遇的情景。诗人在一个空无一人的斋室中,白天歌声被风吹动着衣袖,但却找不到方氏的踪影。山岩回响着谷中的声音,人们在溪水的隔岸交谈,但无法真正听到彼此的语言。断壁上的倒影分散在地面上,回荡的沙石上有屈曲的文字。没有人知道方氏去了哪里,红叶在落下时纷纷飘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寂静空旷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寻找方氏却不得的遗憾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具象意象,将人与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诗意的层次和情感的张力。

诗中的白日移歌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期待着方氏的出现,却只能感受到逝去的歌声。岩声中谷应,人语隔溪闻,通过山岩和溪水的回声,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和无法真正交流的遗憾。

断壁分垂影,回沙拥籀文,诗人通过描绘断裂的墙壁上的倒影和沙石上的文字,表达了方氏的离去和留下的痕迹。这些象征物象征着过去的时光和情感的残留,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无人知所去,红叶下纷纷”,表明方氏的去向成为谜团,而红叶的飘落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诗人心中的忧伤。

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环境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寂寥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心境中。通过这种写景抒情的方式,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遗憾和无法企及的渴望,让人们对逝去的时光和珍贵的人情产生共鸣。

诗词推荐

颍川贤人聚无聚,德行何裨理乱数。吴中高士死不死,少微何与兴亡事。古来观星观用星,閒剧灾祥一羽轻。浑仪图上无人会,两曜五行四余外。有福星力关世大,一夕烦君十起年。未免芒看取十端,百千万亿苍生命,由来都在上头安。

莫与兰争长,风期本自同。俱高汉赋上,并录楚词中。斛种当书屋,篮移自佛宫。更余千个竹,相与慰诗穷。

昨朝残腊尽,今日贺新年。虎逐牛方急,东君令已行。瑞雪已铺银世界,大家携手普贤让。

炀帝龙舟向此行,三千宫女采桡轻。渡河不似如今唱,为是杨家怨思声。

几年山下事仙翁,名在长生箓籍中。烧得药成须寄我,曾为主簿与君同。

忧国囊封岂是疎,有才无命信何如。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

丹凤辞旧楼,四海求其凤。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众禽不自揣,竞欲依余光。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迟。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浊酒浇肠遣旅怀,春宵常苦漏声催。坐中不见丘夫子,明月无光厌举杯。

穿篱两竹是龙孙,风叶萧萧便有闻。却到葛陂心未已,更将甘雨洒川原。

少年行乐记乡关,月渚霞洲一梦间。为爱轩窗临野水,只疑风景是家山。荷香柳影情偏厚,竹色松声意自閒。堪笑主翁持节手,却来垂钓傍苍湾。

别业新开水竹居,游尘全不到庭除。栋花台榭闻幽鸟,荻草盆池种小鱼。翁醉不劳方竹引,客吟多借古藤书。何时罢直金华省,日日江头奉板舆。

拥炉可使曲身直,饮酒能回槁面红。若使金丹真入手,飞腾亦在立谈中。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自是群公气未平,黠羌何虑不休兵。欲成江左收贤俊,叹息无人致二生。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绝。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江山一夜,琼瑶万顷,此段如何妒得。细看来,风流添得,自家越样标格。晓来楼上,对花临镜,学作半妆宫额。著意争妍,那知却有,人妒花颜色。无情休问,许多般事,且自访梅踏雪。待行过溪桥,夜半更邀素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风流盛集数兰亭,刻石纷纷岂有真。嗟老感时何足慕,千年谁记浴沂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