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保知仪州

北平上谷当时守,气略人推李广优。
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
云边鼓吹应先喜,日下旌旗更少留。
五字亦君家世事,一吟何以称来求。

作品评述

诗词:《送李太保知仪州》

北平上谷当时守,
气略人推李广优。
还见子孙持汉节,
欲临关塞抚羌酋。

云边鼓吹应先喜,
日下旌旗更少留。
五字亦君家世事,
一吟何以称来求。

中文译文:
北平上谷曾任守臣,
李广是备受推崇的英豪。
如今他的子孙依然秉持汉族的节操,
希望能够去边塞抚慰羌族的首领。

云边的鼓乐应该先行欢喜,
旌旗在太阳下飘扬渐少。
这五个字也代表了你的家族历史,
一首吟诵又何以表达你的追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送别李广去仪州的诗。李广是北平上谷的守将,被人们推崇为有胆略、气概的英雄。诗人欣慰地看到李广的子孙依然秉持汉族的节操,希望他能够去边塞抚慰羌族的首领,表现了对李广家族的期望和祝福。

诗中描述了送别的场景,云边鼓乐鸣奏,预示着李广即将出征,这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旌旗在太阳下飘扬渐少,意味着李广离开了北平上谷,前往边塞,剩下的旌旗越来越少,象征着离别的愁绪。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感和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广的赞美和对他家族历史的关注。五字也象征着李广家族的世代事业,一吟则是诗人思索着如何称颂李广的功绩和追求。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的祝福和思念之情,既有对李广的赞美,又有对李广家族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英雄和家族传承的思考和关注。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苹藻洁羞遗训在,芝兰奕叶庆源赊。何人诔德须千字,他日冢傍应万家。秋风摧谢忘忧草,古木悲啼反哺鸦。犹忆升堂初跪拜,依然象服俨笄珈。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龙团分罢觉芳滋。歌彻碧云词。翠袖且留纤玉,沈香载捧水垍_半瓯轻啜,愁绪如丝。记取临分余味,图教归后相思。

快雨悬知亦快晴,解包何惜片时程。须臾雨止晴能好,一道云山泼眼明。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绮罗丝竹沸名园,想见春风玉树前。况是天公饶一月,何妨行乐倍他年。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合明窗夹主廊。外省诸司西恻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神仙不可羁,乘螭蹑云汉。岂将避嬴刘,荒山事穷窜。何年东观海,一至此峰玩。悠悠清诗传,窅窅遗迹漫。我来继登临,长啸帻初岸。既秋烟萝疏,欲雨风竹乱。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龙惊汲僧来,鸟喜游客散。阁掩林下夕,钟鸣岩中旦。胜赏谁能穷,今古赋篇翰。飞腾子何之,汩没

事因地僻方知少,官得公余始信闲。且喜诗同文史乐,不须身与利名关。

诏条符节古连今,王泽渐濡岂不深。赋役未行中国法,讴歌犹带远人音。采金户簇青莎岸,射虎兵围黄叶林。寄语湖南滩上客,预将忠信待浮沉。

老羶裹骨木叶山,飞楼突起穹庐间。云是阏支好风节,快斧斫断红丝腕。红丝腕,为谁断?群酋什什圹中满。赵家侍儿言太迫,阏支面赤情頟頟。岂如南朝司户妻,断臂旌门大字题。东舟小儿食虎气,引得南兵石桥至。抹搭河边牝豕啼,孽风吹楼作平地。

小窗几载共吟披,重见残编拊事悲。早日才高鹦鹉赋,暮年泪尽鹡鸰诗。神交梦尚通康乐,手泽书堪付阿宜。若是孔怀因未断,安知来世不吹篪。

摇曳空歌上玉清,飞烟冉冉拂仙缨。龙軿已过黄金阙,致肃门郎识姓名。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翠竹西江我屋,白云南粤君家。当日设陈弧矢,今朝相对天涯。

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楼台诮似玉。向红炉暖阁院宇。深庭广排筵会,听笙歌犹未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想樵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颭酒旗斜处。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又无书度。见腊梅、枝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华山秋草多归马,沧海寒波绝洗兵。银箭水残河势断,玉炉烟尽日华生。千官整肃三天夜,剑佩初闻入太清。海日西飞度禁林,太清宫殿月沉沉。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雪风更起古杉叶,时送步虚清磬音。

六眸龟北凉应早,三足乌南日正长。常记京关怨摇落,如今目断满林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