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宜归?此诗为黄庭坚作?

折脚铛边煨淡粥,曲枝桑下饮离杯。
书生不是南迁客,魑魅惊人须早回。

作品评述

《送柳宜归·此诗为黄庭坚作》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柳宜的离别之情,也抒发了苏轼对于自身处境的感慨。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折脚铛边煨淡粥,
曲枝桑下饮离杯。
书生不是南迁客,
魑魅惊人须早回。

诗词的意思是:我在折脚铛旁边煨着清淡的粥,而柳宜却要离开了。我们曾经在曲枝桑下一起喝过酒,现在却只剩下离别的杯子。我是一位书生,不像南迁的客人那样富贵,但是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魑魅魍魉,所以我必须早点回家。

苏轼在这首诗词中,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柳宜的离别之情。他用“折脚铛”、“曲枝桑”等词汇描绘出简朴的生活场景,而“魑魅惊人”则暗示出世间的险恶和不安全感。在表达自己处境时,苏轼没有过多抱怨,而是用“书生不是南迁客”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朴素自然,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于身份与生活的思考。同时,对于读者来说,也可以从中领悟到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与事的深刻含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甥舅相寻向酒边,相忘情话更怡然。人言难过双延阁,自愧叨联两大天。只觉光阴诗里过,何妨枕簟醉时眠。此中别有真消息,莫为人间醒者传。

三井西边雨亩坡,与云盘礴傲羲娥。危时自说升平话,险地今为安乐窝。鱼鳖收溪供草酌,竹松临户当花窠。故园台榭姑苏问,万事从来蚁一柯。

妄动生於念,禅床坐不牢。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挑包闻已决,应笑我忉忉。

雪压春期蔽曙空,凭高把酒思无穷。光侵病鬓都成白,寒著酡颜久未红。淮浒乱迷珠罅月,柳园狂误絮时风。使君醉笔惭妍唱,半落巴人下里中。

羊肠九折路盘岖,不觉胜身上太虚。失脚从知高处险,西风斜日旱回车。

勋业如今莫系怀,开单日日学僧斋。谗深只有天堪问,忧极浑无地可埋。看镜已成双白鬓,登山犹费几青鞋。晚来诗兴谁能那,雀噪空囷叶拥阶。

梅市柯山小系船,开篷惊起醉中眠。桥横风柳荒寒外,月坠烟钟缥渺边。客思况经孤驿路,诗情又入早秋天。如今老病知何恨?判断江山六十年。

五载杜门居海角,无复翻阶赋红药。自怜荒径菊犹存,夕餐空待秋英落。眼明喜见绿丛丛,始也抽苗今满握。扶筇著意养孤芳,荆棘旁连细开斫。天香入骨徐吐芬,中有秋风非外铄。传闻南堂有佳种,愿过屠门思大嚼。颇亦有意欲见之,此意未容儿辈觉。乃知便许移芳根,不止园官供小摘。

窗不篝灯坐,相看白发新。共谈为客事,同是异乡人。诗写梅蓊月,茶煎谷雨春。明朝愁远别,离思欲沾巾。

溪流水尽摇日光,夹岸弱柳千缕长。野鸟深藏但闻语,山花半开初有香。今朝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过南塘。安得春风生两腋,从敦吹到故山傍。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作堂名静照,此语子谓谁。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従之恐莫见,况肯従我为。

春风骀荡吹人衣,残丝罥花曳空飞。间愁十丈断不得,雄蜂雌蝶相因依。高楼夹路凌云起,琐窗鸾柱弹流水。鸾声啼老杨柳烟,香梦蒙蒙隔千里。

向晚郊墟送嫩凉,征鸿点点又南翔。年光迅似离弦箭,世事艰於上水航。月不冷炎来户牖,诗多凄怨感蛩螀。秋容莫道全萧索,篱菊芙蓉竞试妆。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并肩楼上,小阑干、犹记年时凭处。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老怀凄断,夜凉知共谁诉。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花落莲汀,叶喧梧井,孤雁应为侣。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

溪涨蒲萄新拨醅,兴添野水入金杯。华严居士贪幽定,一线春丝唤起床。

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珠光荡日花如梦,琐影通风笑有声。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

向来湖上扶携醉,醉里清吟杂雨声。此去淮西望京国,诗边处若为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