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景仁的《忆徐逊斋滇南》
拼音和注音
sāng yú wàn shì kān bù xiǔ , zuò lìng yuǎn jiǎo kāi wén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桑榆: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比喻晚年。
不朽:(动)永远不可磨灭:~功绩|~丰碑。
万事:万事wànshì一切事情;全部事情万事如意
文明:(名)文化:远古~|精神~。②(形)社会发展到具有较高文化状态的:~程度|~国家。[反]野蛮|落后。③(形)旧时指有现代色彩的:~戏(话剧)|~结婚。[近]文雅。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原诗
黟山插天练水清,此间那得犹宦情。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
落魄弥思受恩处,此身祇合随鸿冥。
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