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仲殊。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德感元精,岳方孕秀,
才明渊智神兼授。
飞鸣早应舜韶来,
五符千骑难淹久。
熊梦开祥,龟文献寿。
龙香卷雾摇东斗。
南天为现老人星,
一时顶礼抬双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祥和景象,以及作者对时代英才和神仙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运用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时代的美好祝愿。
赏析:
首先,诗中的"德感元精"、"岳方孕秀"等词语,形容了大地的灵气和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祥和与美好。
接着,诗中提到"才明渊智神兼授",这句话赞美了那些有才华、有智慧的人们,将他们比作神仙,认为他们具有超凡脱俗的才智和神奇的能力。
然后,诗中提到"飞鸣早应舜韶来,五符千骑难淹久",这句话暗示了时代的进步和繁荣,表达了对时代英才的赞美和对社会的美好期望。
接着,诗中提到"熊梦开祥,龟文献寿",这两句话描绘了祥瑞的景象,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最后,诗中提到"龙香卷雾摇东斗,南天为现老人星,一时顶礼抬双神",这句话暗示了天地之间神仙的存在,以及人们对神仙的崇拜和敬仰。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祥和景象,赞美了时代英才和神仙,表达了对美好时代和社会的向往与祝愿。
作者介绍
仲殊的作品风格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仲殊的文学成就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