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黄校书

慈恩雁塔参差榜,杏苑莺花次第游。
白日有愁犹可散,青山高卧况无愁。

作品评述

《依韵答黄校书》是唐代徐夤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深沉,表达了对于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的安慰。

诗中的“慈恩雁塔参差榜,杏苑莺花次第游”,描绘了雁塔的挺拔和杏苑内的繁花,表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中写道:“白日有愁犹可散,青山高卧况无愁”,意味着白天有烦恼还能散去,而在青山高卧的时候已经没有烦恼了。这里使用了白天和青山来比较,表达了山高的孤傲和无忧无虑的状态。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人生苦难和忧愁的思考。诗人在观赏自然的美丽和高山无忧的景象之后,对人生的种种痛苦和困扰有了一种释然和安慰,表达了对于烦恼的排遣和对于生活的豁达。

诗人徐夤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于人生困扰的解脱和对于山川的赞美。整首诗意境空灵而深远,给读者带来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徐夤,字昭梦,莆田人。登干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畧,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着有《探龙》、《钓矶》二集,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游,愁。赤县远,丹思抽。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颓年秋更秋。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我年十八从先生,今也相逢得三子。坐思前事且十年,嗟我不才老将俟。子中兄弟气清拔,粲若瑶环与琼珥。逸足骏马不受羁,凌跞奔驰动千里。先生声名二十载,乃得姻娅皆文士。我今贺子得所遭,非我先生谁办此。定交自恨相知晚,漫浪一官非我志。论文终日坐忘归,欲别出门还顿辔。

碧玉班班沙历历,清流决决响泠泠。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弦可要听。

金风颤叶,那更饯别江楼。听凄切、阳关声断,楚馆云收。去也难留。万里烟水一扁舟。锦屏罗幌,多应换得,蓼岸苹洲。凝想恁时欢笑,伤今萍梗悠悠。谩回首、妖饶何处,眷恋无由。先自悲秋。眼前景物只供愁。寂寥情绪,也恨分浅,也悔风流。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乘鸾驾鹤,问神仙何日,崧高生甫。飞下琼台,因报道,恰是今年夏五。饮了蒲觞,才经半月,昴宿行初度。荣华富贵,一时都由分付。曾记三月春浓,花风烂熳,吹散鸳鸯侣。虽则烧香遥祝寿,争似手斟香醑。便驾云軿,去登绣阁,说个诚心语。蟠桃熟未,请伊亲问王母。

孔子九思频点检,曾参三省重绸缪。事来若也参思省,事过何因有悔尤。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古人事业不关书,圣处工夫咏舞雩。窈窕崖居辱题品,南阳端有卧龙无。

水边篱落忽横枝,不受狂蜂浪蝶知。万紫千红俱寂寞,三花五蕊自新寄。风号浪涌连天起,雪作云凝拂地垂。此景此时难著脚,输渠耐冷立江湄。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水精宫阙偏宜汝,铁石心肠肯受欺。应笑蜡梅犹族姓,只堪薪槱荐晨炊。

今朝端午节,锺山强饶舌。家无白泽之图,妖怪自然消灭。灭,灭,夜行一任贪明月。

猴冠不肯王关中,衣锦思归意气雄。一曲虞歌数行泪,悬知无面见江东。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极浦一帆回,招招近岸开。倚船试相问,莫是故乡来。

步屧巉岩屏骑旌,松风茵露为谁轻。已无桃李擅春事,忽事鸟乌啼晚晴。羽客不妨同水厄,宿酲端解败诗情。开缄又拜同寮赐,锦段中含掉尾鲸。

皇矣上帝,神格无方。一阳入复,典祀有常。豆登岂洁,度德清香。棐诚居歆,降福穰穰。

片云孤鹤寄人间,心自禅空梦自闲。莫把画图看作画,画中山是梦中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