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月汀图二首

露垂兰叶光,风翻藕花影。
滩前白莺睡,夜半莫摇稻。

作品评述

《题月汀图二首》是宋代陆文圭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下的汀边景色的赞美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露水滴下垂兰叶上,光芒闪耀;
微风吹动莲藕花影,波光粼粼。
在河滩前白色莺鸟正在入眠,
深夜时分,请勿摇动稻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汀边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宁静。首句以露水滴在垂垂的兰叶上,光芒闪烁,形容了月光下的清新和明亮。接着,微风吹动莲藕花影,形成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动人的感受。

第二联描述了河滩前的情景。白莺在夜晚入眠,这是因为夜晚是它们休息的时刻,也是大自然静谧的象征。最后一句"夜半莫摇稻"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呼唤,诗人希望夜晚的宁静不被打破,不要摇动稻穗,以保持这份宁静的美好。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景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汀边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人传达了一种平和与宁静的心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所带来的愉悦。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东池暮春风景妍,汩汩浅渠鸣细泉。菖蒲遶堤青似剑,荷叶出水大如钱。蔷薇着花方未已,杨柳飞絮任飘然。邻翁芍药正足雨,预计开时须醉眠。

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

未见王窦,徒劳漫走。

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鲸鲵齿上路,何如少经过。

君如春柳我如松,晚岁重逢意愈通。日日公余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友朋罕有心相照,兄弟惟应姓不同。此别未知何日见,掺祛无语对西风。

道人知我过山来,旋扫蓬门对水开。惟有温菘荐樽俎,一畦疏绿隐蒿莱。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叠雪裁霜越纻匀。美人亲翦称腰身。暑天宁数越罗春。两臂轻笼燕玉腻,一胸斜露塞酥温。不教香汗湿歌尘。

袅袅悲蝉古柳风,水边幽草已鸣蛩。长河未放羲和宿,却放斜阳更向东。

昔日征黄绮,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生甲更生庚。此是丹头切要明。药嫩采来归土釜,前烹。文赋刚柔次第行。片饷结丹成。沐浴防危更守城。到此不须行火候,持盈。火若加临必定倾。

百万长驱入战尘,几人能保去时身。古来战将知多少,尽作青青塞草春。

香冷云兜,后期红红知何许。谢家儿女。解得辞巢语。画栋珠帘,恨不经年住。忽忽去。岸花汀树。寂寞潇潇湘雨。

贱子夫谁问,鸣驺屡水湄。自因闲肯顾,不是佞求知。山槛清持茗,花蹊笑说诗。雨风今送别,凄断湿旌旗。

泛杭川,临尘水。几日共游戏。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奈何一旦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水云际。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羯鼓催春春尚回,况公夜拥软红灰。五更温厚东南气,煦煦妓围深处来。

莫以今时宠,宁无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应门。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觅得狸儿太有情,乌蝉一点抱唇生。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分唾掌中频洗面,引儿窗下自呼名。溪鱼不惜朝朝买,赢得书斋夜太平。

羞作太真妃帐,宁为屈大夫裳。帝赏此花高节,别赐一名拒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