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山亭口占

岭上生来月似磨,岩前断去云如削。
遥闻褐吏叩高林,应是雷公催采药。

作品评述

《晚坐山亭口占》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坐山亭口占

岭上生来月似磨,
岩前断去云如削。
遥闻褐吏叩高林,
应是雷公催采药。

译文:
山顶上的月亮如磨一般出现,
山前的云彩断裂如被削去一般。
从远处听到褐衣官员敲击高林,
想必是雷神催促采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亭的夜晚景色。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和云彩的变化,表达了自然界的神奇之美。他听到远处有人敲击高林,暗示雷声的威力,以及雷公催促人们采集药材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亭夜晚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对月亮和云彩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幻和神奇,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出现的褐吏敲击高林,雷公催促采药的情节,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想象力。整首诗意境清新,画面感强烈,使人沉浸在山亭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之中。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两年无惠及编望,蜀道天难六月行。深羡高僧捐世累,竹风清处听泉声。

旧岁连新岁,凉床又暖床。山川屏里画,时刻篆中香。畏垒吾安土,支离饱太仓。若教身更健,鹤背入维扬。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钟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山阴老道士,寄情鱼鸟中。幽户绿萝月,孤舟白苹风。岂无小瓮熟,尊杓谁与同?邂逅得知心,一见叹犹龙。

山气之微明,湖光之清浚。轩中之人秀而隐,予固未之论。独是一篇之题,自是于古无所与逊。知益知损,予意犹有俪乎孔门国之哂也。

东窗未明尘梦苏,呼童结束登征途。落叶铺霜马蹄滑,寒猿啸月人心孤。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青云快活一未见,争得安闲钓五湖。

眼瞌蚊方谒,灯微蛾更来。汗珠流似雨,鼻息响如雷。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梦咽嫌簟湿,怒把枕头推。

巴山雪树惨黄云,剑甲参差百万军。不用寒光苦凌铄,若论官况冷於君。

淡妆素服更纤浓。清致不须红。伫目画桥东。一扫尽、人间冶容。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飞出广寒宫。天亦为诗翁。把好景、都移此中。

不惜黄金募铁椎,祖龙身在魄先飞。齐田楚项纷纷起,输与先生第一机。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厌旱讼风伯,苦雨诛云师。天公良独难,尔民多怨咨。夏潦包原隰,苗端涨清漪。冬暄但流尘,土坚不衔犁。阴阳有乘除,此理固可推。惟神执天权,悯物思济之。穴泉类蹄涔,幽灵隐其涯。仿佛小双螯,控御蛟龙随。名居列曜尊,箕毕可指撝。顾匪郭索伦,尝辱左手持。滂沱为一纵,岂惟

天与痴顽不解愁,未埋病骨且闲游。山於拄杖横时看,路到芒鞋破处休。初拟烧丹住南岳,却因学剑客西州。秋风巾褐添萧爽,又作临邛十日留。

君不见薛公正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驭西入秦。

蓦地刚风折羽翰,懒将动业镜中看。时危羞佩黄金印,乍可无毡作冷官。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气中涵太极真。道即是身身即道,从来道外本无身。

南安怒气塞长安,羌运如氐泪暗潸。舍却存亡论理义,江东不似马毛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