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诗

方珪座压五云端,修竹丛边舞玉鸾。
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
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
百宝阶前丈石上,天上瞻礼爇旃檀。

作品评述

《观音诗》是由宋代佛教僧人释契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观音菩萨为主题,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之神,被视为救苦救难的守护神。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座于五云之上,修竹丛边舞玉鸾的神圣景象。其中,“方珪座压五云端”形容观音座位高耸于五云之上,庄严而威严;“修竹丛边舞玉鸾”则是描绘了观音所在之处繁茂的竹林,玉鸾在其中翩翩起舞,流露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诗中还描述了观音菩萨所施的恩惠。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这两句表达了观音菩萨所散发的智慧和慈悲光芒。观音将果品分给了悬崖上的野狖,献上了宝珠给了潜伏在碧波之下的神龙。这一描写表达了观音菩萨所具有的慈悲之心,能够普渡众生,照顾万物。

诗中还描绘了观音庄严的形象。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这两句表达了身佩琉璃瓶、珊瑚印,头戴翡翠环和玳瑁冠的观音菩萨的庄严和仪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观音菩萨的庄严形象和所施的恩惠,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敬仰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使诗中的观音形象更加神圣和庄重。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佛教的理念,即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思想。

诗词推荐

一转船头便是归,蓬窗初煖睡偏宜。略无梦到华胥国,枕上听歌圣宋诗。

[太簇为角]蓐事方丘,旧典时式。至诚感神,声非黍稷。肸乡来临,鉴兹明德。永锡坤珍,时万时亿。

旬句情怀胜好官,敢穷笔力谩追攀。清新气味经三沐,煅炼工夫到九还。自是吟边有丘壑,不因行处在江山。凭君倚马移东道,为促金钗理鬓鬟。

三洞相连等贯珠,高秋登览兴何如。安得□借世人□,仙境宁嫌释氏居。□甚□宜深避□,□然剩喜共逃虚。重游未必欢□□,石上聊得岁月书。

流水声中响纬车,板桥春暗树无花。风前何处香来近,隔崦人家午焙茶。

独石城南一片石,突兀霜空削如壁。古松屈铁盘云根,紫翠千峰莽相射。陆海俄翻滟滪堆,流沙直接昆仑脉。奇标眼底不常见,谁其置之巨灵迹。初拟吾家博望机,驱来未信祖龙策。憾慨长歌《出塞》篇,抚膺对此怀今昔。犹忆风尘己巳年,六飞曾狩犬羊天。于时此石岂无恙,苍苔翠壁俱腥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在国南方,时维就阳。以祈帝祉,式致民康。豆边鼎俎,金石丝簧。礼行乐奏,皇作无疆。

竹窗环佩声珑玲,开窗不见山眉青。玉妃翦水堕花片,龟手入袖肤粟生。紫茵锦幕燎炉炽,不知酒面寒欲冰。春葱百指酌暖玉,似胜煮茗松风鸣。亭中主人笑无语,雪景佳处未易评。诗成呵笔笔随冻,冥搜有味银海明。天风浩浩吹鹤氅,欲跨白霓凌太清。负暄曝背者谁子,此亭可望不可登。

男儿铁石肠,遇秋多凄凉。节物遽凋变,今古堪悲伤。西来白帝风,暗惊万叶黄。拚与舞零落,此意付夕阳。堪叹无数行子,只影天一方。佳人去不返,苍烟冥八荒。对此一黯然,两鬓沾吴霜。自顾蒲柳姿,眇在烟水乡。晚汀慨鸿雁,夜浦羞鸳鸯。何当从宋玉,问路游高唐。

停君金叵罗,听我秦淮歌。长江西来几千里,沿洄直入台城里。浮青荡绿南北流,至今犹号秦淮水。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满楼。美人卷帘垂玉钩,太白仙人清夜游,酒酣乘月往石头。棹歌渡淮水,倒披紫绮裘。英风撼五岳,豪气隘九州。迩来四千四百九十五甲子,无人继此移山倒海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何以号吟轩,疎窗矮屋椽。纸抄唐绝句,壁写宋诗篇。闲或支颐坐,慵来枕肘眠。读他三两意,心下自欣然。

一丘一壑似夷齐,劲雪繁霜特立时。瘦影横斜清峭峭,世间几个赴心期。

出山不得意,谒帝值戈鋋。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

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欲去未能去,暂留还此留。参差乔木合,映带野塘幽。父老记旧筑,孙曾非昔游。惟余补陀像,香火得勤修。

温旨再褒荣,王人就咨諗。早晚诏公归,余波润群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