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

地里光图谶,樵人共说深。
悠然想高躅,坐使变荒岑。
疏凿因殊旧,亭台亦自今。
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
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
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
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
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与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泉、瀑)合作。地里显现预兆图,樵夫共说之深。悠然想要登高处,坐着变成了荒岑。疏凿因为与过去不同,亭台也自今日起。静容的猿暂时停了下来,闲逛与鹤一同寻觅。转动的旗帜唤醒了驯禽,掀起帷幔,瀑布忍不住涌来。稀疏的石头潭水底可见,岚气笼罩的树木无阴影。攀登险峻难以穿行,才能攀栖,才能抱着琴。云风展现出物质的意境,潭水能洞察人的心情。携带着花瓮巡游遍地,移动船只流连于景色之中。世人嫌山水偏僻,谁愿与谢公一同吟诗。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朱庆馀与处州韦使君合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南溪地区的景色和人物。首先,诗人描述了当地的预兆图谶和樵夫们对此的讨论。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登高远眺的愿望,坐在那里成为了一个山间的孤儿。然后,诗人描述了南溪地区的改造和建设情况,并描绘了静谧的场景中猿猴与鹤鸟的闲逛。随后,诗人写到了旗帜唤醒了驯兽师和瀑布的喧闹声。接着,描绘了潭水清澈见底,林木之间云雾弥漫的景象。然后,诗人表达了攀登险峻山岭的困难和攀栖抱琴的愿景。最后,诗人表达了携带花瓮巡游和船只流连于南溪之景的愉悦,同时也反思了这片山水被世人认为偏僻的境况。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于南溪的赞美和思考。整首诗以清丽的笔触展示了南溪地区的山水之美,并表达了诗人关于人与自然的共融与思考。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朱庆馀的轶闻故事

  在唐代,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试前往往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当时流行着的所谓行卷,①亦即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行通过有关得力人士的揄扬并提高其知名度的做法,就是一个并不怎么好的社会风气下的产物;虽然其中真正有水平的才子,却也不在少数。
  这里要讲述的主人公委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诗作还被收入著名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然而,这作者的名字却是一个令人惶惑的谜。有说他名朱庆余,字可久的;②有说他名可久,字庆余,且以字行的;③当然,也有称“《唐书》作朱庆”的。④如今,我们就根据通行说法,称他“名朱可久,字庆余,以字行”当为可靠些——本文就以此来行文吧。另外,他的籍贯也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浙江人,也有说他是福建人的;但我们从跟朱氏同时的诗人张籍、姚合等人的诗里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在厘清这些看似题外的话之后,我们现在便可以“直奔主题”了。正在京城赶考的考生朱庆余跟著名诗人张籍有幸邂逅,两人在交谈后,张对朱的才学很是欣赏,遂让朱把新近所写的作品加上旧作一起拿来给他。朱从书囊中搜索出26篇诗文呈给张,张把它们放在自己怀里,便匆匆忙忙地走了。紧接着,张就对同僚们极力赞扬朱。由于张当时在社会上已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急忙把朱的作品缮写过来以便让自己吟诵;这好似现在人们购买某些流行歌曲碟片的那份劲头儿。因此,朱的名声刹那间便大振起来。
  然而,此前尽管已交过了诗文稿,但心中仍觉得并没有多少把握的朱庆余,在试后那段等候揭晓的日子里,不觉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该次考试他究竟能否被录取。于是,朱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把它呈给张籍来试探试探考试结果;当然,张大人如有可能讲句好话以便让朱顺利通过,那就再好不过了。⑤他这首用新婚夫妇那种旖旎风光里才会写出来的好诗,亦即上文便已提到的,其全篇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里的舅姑是指公公和婆婆,也就是丈夫的父母了;为了讨取长辈的欢心,新媳妇可谓尽情打扮妥贴,以便在凌晨谒见时能取得“高分”。这无疑是朱庆余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式,以至于能否被主考官赏识而终被录取了。
  张籍看了朱庆余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不觉笑了一笑;有意思的是,轻捋着胡子沉吟着的张,随后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回答着考生朱君: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⑥
  该诗的意思是说,您就不必担心了,像您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青睐有加的。
  果然不出所料,已经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就在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了进士。但张籍这深深赏识人才的佳话,也得以永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按:① 具见宋人程大昌《演繁露》。② 如《唐才子传》;但它说朱氏“以字行”,这分明跟事实不合。③如《新唐书·艺文志》等。④ 如《唐诗三百首》注;但这显然属于错误的引用。⑤ 诗题一作《近试上张水部》。水部指曾任水部员外郎一职的张籍,这是以官名借代人的修辞手法。⑥ 时人,一作“人间”。

朱庆馀的文体风格

  朱庆余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则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庆余诗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177首,辑为2卷。

诗词推荐

清白家传业,中和吏向风。一门台阁仕,入使弟兄同。谳议民无讼,均输国不空。职劳终损寿,勤事有遗忠。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吾爱高秋亭上望,水风凉澹惬幽情,山形左右互拱揖,海气旦暮多险情。西畴农歌罢亚熟,北埭渔唱沧浪清。人生得酒且自适,何必身后立空名。

华阴有山,上与天齐。仰望莫及,云烟朝隮。人迹罕到,群仙所栖。餐食沆瀣,乘驾虹霓。下视万国,大仓一稊。我欲从之,恨无飞梯。何当遭逢,授以刀圭。俾我服饵,妙合天倪。发白而黑,齿落则儿。身复少强,靡资提携。一息万里,匪拘东西。蓬瀛阆苑,嬉游忻忻。纳交松乔,誓无乖

稳着云霄步,高峨獬豸冠。简霜凝处冷,奸胆落边寒。奋臂有余勇,撄鳞不苦难。平生功业意,莫到晚年阑。

秋风瑟瑟吹帘旌,浪英碎玉秋渚平。绮阁美人抱明月,坐洒银钩锥画雪。神情何似卫夫人,小年学歌风挽云,锦囊乞句苦不早,种树江南今亦老。阁中璧月闲摇空,美人巧笑开芙蓉。凌波莫背栏干立,郑帘但放余霞入。茂陵白马何时归,江北枫花处处飞。

琼流鉴空,混沌一隙。紫霄柱下,清泉白石。

众水东瞿峡,连山北剑门。地非甘习坎,天欲护全坤。直上云千尺,中间月一痕。客怀地奈恶,索酒自招魂。

忆昔端平初去国,署衔窃喜似坡仙。衰翁鬓雪年华晚,贤季条冰敕墨鲜。饮马胡儿来杂沓,犹龙老子去翩跹。何时剑阁妖氛扫,重炷荒祠一缕烟。

地逢平处亦萦回,不是逃兵底肯来。坡上一祠犹姓蔡,山前当路尽通台。高岩童去收桐子,邻县人过问藕栽。忽见深衣老儒者,清时不信少遗材。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着孤危。白虹贯日殆虚语,中野履霜无怨辞。宝玦已随尸血浸,铁鞭未必鬼臂知。莫年一寸丹心在,却怪湘累有许悲。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v0鬼号。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

旱魃正须三尺雨,飞廉旋布四天云。诗成采笔挥琼玖,酒到酡颜散缬纹。莲沼滟翻宵溜急,槐庭清送午风薰。欣欣千里农夫庆,衰病空惭老使君。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等候人间七十年,便如平子赋归田。知时所得诚多矣,养志其谁曰不然。况有林泉情悦乐,却无官守事拘牵。小车近日曾驰谒,正值夫君春画眠。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雨热宫城阔,秋声禁树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