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题咏十一首·宿灵佑观谢沈君

水远通天上,山浮似海中。
四围银色界,一簇画屏风。
秋熟渔樵市,云连佛老宫。
我来迷所指,多谢主人翁。

作品评述

《洞庭题咏十一首·宿灵佑观谢沈君》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远通天上,山浮似海中。
四围银色界,一簇画屏风。
秋熟渔樵市,云连佛老宫。
我来迷所指,多谢主人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并表达了作者在宿灵佑观(一座古老的道观)拜访谢沈君后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洞庭湖的壮丽景色的赞美,并借此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赏析:
诗词以写景的手法,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描绘得极为生动。第一句“水远通天上,山浮似海中”,通过运用通天和浮海的形容词,将水与天、山与海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第二句“四围银色界,一簇画屏风”,通过运用银色界和画屏风来描绘洞庭湖四周的美景,给人一种华丽而宁静的感觉。第三句“秋熟渔樵市,云连佛老宫”,描绘了洞庭湖周边渔樵市的景象,以及云雾笼罩下的佛老宫,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最后一句“我来迷所指,多谢主人翁”,表达了作者对谢沈君的感激之情,也抒发了作者游览洞庭湖时所产生的喜悦和迷醉之感。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主人翁的感激之意。同时,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在想象中感受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领略到其中蕴含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词情感饱满,意境优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领悟和审美情趣,使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洞庭湖的壮丽与神奇。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穆满志空阔,将行九州野。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朝辞扶桑底,暮宿昆仑下。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华輈本修密,翠盖尚妍冶。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车无轮扁斫,辔无王良把。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山间明月江上风,取之无禁用不穷。仇仙一发醯鸡蒙,往往择胜贪天功。斯堂飞梁挟双虹,坐客常满尊不空。翰林主人极形容,无奈圆缺雌与雄。岂如清都广寒宫,默存身已游其中。长春不夜四序同,御寇法善聊相从。

环峙山川秀气锺,人烟楼阁郁重重。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海曙扶桑红影湿,堤春杨柳绿阴浓。子胥已远岳侯死,斗柄聊洗磊块胸。

佛寺诚避俗,道宫还少休。摩挲汤饼腹,咽漱乳花瓯。爱此当檐趣,同为解带留。不惟纾我暇,聊亦散吾忧。

琐窗睡起,间伫立、海棠花影。记翠枳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应蝶粉半锁,鸦云斜坠,暗尘侵镜。还省。香碧唾,春衫都凝。悄一似荼コ,玉肌翠帔,消得东风唤醒。青杏单衣,杨花小扇,间却晚春风景。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一帘风静。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楼上康庐紫翠环,槛前湓浦转清湾。帆开三楚苍茫外,路入双林窅霭间。山长水远连三楚,物态人情又一州。义帝凭祠宇,梅真隐市廛。渔歌回寒浦,樵歌入暝烟。何处转添孤客恨,

话别应知太去匆,明朝马首定东风。镜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浓似酒浓。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与世情同。如今老眼浑无泪,醉颈当筵似玉虹。

蓬莱仙人双鬓霜,有蔬一豆酒一觞。长歌劝客声激昂,车如流水门如航。几生道德为腥香,今年入谢朝明光。归心有如三宿桑,抱琴一笑江中央。曰余此琴吾翕张,越山入手修眉苍。不容散花来后堂,毗耶室空唯一床。谁家金钗十二行,春风环佩鸣璆琅。斯须吐握曾未遑,自谓山稳舟深藏。

子牟在江海,心存魏阙下。君居虽远方,不忘朝廷者。筑室负郊郭,虚堂连广厦。浮梁江湖间,风物最萧洒。官罢得优间,一到休车马。开轩命宾客,棋壶杂觞斝。园亭助登览,山川入骚雅。霄汉不可跂,惓惓谁能舍。目睇西北云,丹成此倾泻。出还拥旌旟,归复傲林野。真得吏隐趣,岂累

宿雨初收草木浓,群鸦飞散下堂钟。长廊无事僧归院,尽日门前独看松。

树顶烟微绿,山根菊暗香。何人独鞭马,落日上嘉祥。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肮脏常三黜,脂韦或万钟。芸芸终有谢,炯炯此何穷。雏穴皆鸣凤,生涯仅老龙。轮囷忧世拒,抚事转冲冲。

闺门秀色擢冰清,行佩兰苕八十春。传道先生为择配,起家著作不忧贫。金花贴子分双轴,子舍登瀛有几人。千仞龙华松竹域,妇姑虽死亦相亲。

鞠育保让,母道备矣。密赞亲傅,德其至矣。彩服来朝,慈容有喜。既受鸿名,又多受祉。

何年沧海变桑田,绛阙琼宫尚俨然。留得瀛州人在境,故应犹有地行仙。

欲盗羲和一点春,五更注想隔重云。如何但欲独不死,分我刀圭未费君。

割云石棱铦,缠藤松骨槁。少华且未登,昌黎应绝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