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翃的《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拼音和注音
bié hòu cǐ xīn jūn zì jiàn , shān zhōng hé shì bù xiāng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思:(动)彼此思念。多指男女间因爱慕而引起思念。
何事:什么事;哪件事。为何,何故。
自见:1.自我炫耀、表现。2.认识自己;自己明了,或自然知晓。3.自然可见。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原诗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