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月大师求颂

霁明夜永月行空,破暗真光默默中。
一点至灵虚且应,十方圆鉴照而冲。
床头炉篆浮寒紫,壁上龛灯对冷红。
个里宗乘消息在,蒲团纸帐旧家风。

作品评述

《行月大师求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霁明夜中,明月高悬、照耀着一切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月大师求颂,
The Great Master Walks under the Moon, Seeking Praise,

霁明夜永月行空,
In the clear and bright night, the eternal moon travels alone,

破暗真光默默中。
Breaking through the darkness, the true light silently shines.

一点至灵虚且应,
A single point of supreme spirituality, boundless and responsive,

十方圆鉴照而冲。
Illuminating the ten directions, reflecting and penetrating everything.

床头炉篆浮寒紫,
By the bed, a stove and incense float with a cold purple hue,

壁上龛灯对冷红。
On the wall, an altar lamp casts a cool red glow.

个里宗乘消息在,
Within the individual's inner self, the legacy carries on,

蒲团纸帐旧家风。
On the cushion and paper curtain, the old family style remains.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敬仰和对禅宗修行的颂扬。

首先,诗人描述了一个霁明夜晚,月亮高悬于空中。明月作为自然界的明灯,象征着纯净和寂静。它打破了黑暗,散发着真实而无声的光芒。这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崇敬,也隐喻了禅宗修行的境界,通过破除迷惑和黑暗,寻找真实和内心的光明。

接下来,诗人提到一点至灵,虚且应。这一点既指禅宗修行者内心的至灵之处,也象征了最纯粹、无限的境界。诗人称其为虚且应,意味着它超越了形而上的限制,能够与世间万物相互呼应。

诗中的“十方圆鉴照而冲”表达了月亮的广泛照耀和渗透力。月亮的光芒照亮了十方,反映了宇宙的无边无际。这也是禅宗修行的目标,通过洞察世间万象,超越表象,达到心与宇宙的一体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床头的炉篆和壁上的龛灯,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日常生活。炉篆和龛灯是修行者修行的工具,它们在寒冷的夜晚浮现出紫色和红色的光辉。这些细节体现了禅宗修行者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传统家风的坚守。

整首诗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禅宗修行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境界的推崇和对禅宗传统的传承之情。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词营造了一种宁静、寂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界的敬仰。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扁舟趋郡去,携手复同归。款话僧宜访,登山志欲飞。诗能歌白雪,心合念黄扉。莫作儿童语,丰凶有政机。

饱余惟欲睡,散睡步东园。雨足富莲子,年丰多稻孙。崎岖穷竹径,诘曲遍花源。何必冠童辈,偕来笑语喧。

剔攘取予见经纶,中的工人又是新。一醉使君豪气发,颇思三箭定胡人。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

善政忻闻老父评,甘棠不翦向来荣。伫看孤洁成三考,千古无人继盛名。

清夜灯前花报喜。心随社燕凉风起。云路修成宝月时。东楼怅望君先归。沆瀣秋香生玉井。画檐深转梧桐影。看君西去侍明光。杯中丹桂一枝芳。

甲子流年又几春,东风初散马蹄频。自怜白发添明镜,怅望青天入暮云。寒日卧龙迟远梦,冷花幽鹤伴芳辰。相逢且尽樽前酒,无那沧波欲送人。

夜楼一穗玉炉烟,飞入三天最上天。朝罢满空风露晚,世人应是更贪眠。

班郎握笔未封侯,嗜酒扬雄欲白头。寂寞著书谁作伴,雨枝风叶碧梧秋。

见来便觉情於我。厮守著、新来好过。人道他家有婆婆。与一口、管教?磨。副靖传语木大。鼓儿里、且打一和。更有些儿得处囉。烧沙糖、香药添和。

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去住人情。苍生望初不*。问此身、何用绊虚名。宦味真成画饼,隐居却伴侯鲭。十年惭愧草堂灵。自分苦飘零。甚一片闲云,几回归梦,野钓林耕。浮沉待从里社,觉倘来、轩冕总堪惊。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

云屏月帐孤鸾恨。香消玉减无人问。斜倚碧琅玕。萧萧生暮寒。低垂双翠袖。袖薄轻寒透。庭院欲黄昏。凝情空断魂。

儿时只愿春长早,老去始知春要老。人老高低事事谙,春深远近家家好。莺来燕去总关天,絮起萍浮俱合道。浪将开落恼閒心,却恨少年何草草。

山园手栽花,日夜数花时。花开亦已落,一欢自无期。劝君强自娱,勿作儿女悲;春风染柳条,不染君鬓丝。

已老犹痴作蠹鱼,出门延望立须臾。或深或浅花先后,半霁半阴云有无。山有向人俱引领,海风无日不嘘枯。论诗各尽诸郎意,篱落之中自可娱。

庄周言达理,吾以蝶为优。无想亦无梦,有身长有愁。

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骨纵横满路旁。古戍有狐鸣夜月,高冈无凤集朝阳。雕戈画戟空文物,废井颓垣自雪霜。慢说汉庭思李牧,未闻郎署遣冯唐。

命驾关东千里余,拂衣前去未勤渠。自怜病客料秦虎,共学骚人忆郢闾。赋就句奇轻恶道,诗成意远欲闲居。此生辛苦君能识,不向他人道看书。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间勾引,香车成雾。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诮一似、君仙府。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慨鸣镝、已无宫武。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