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士坊

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
功名晚更为余事,灾异初尝出至言。
郡阁已空徐孺榻,里人犹识郑公门。
斯文未丧如繇我,后代当知李仲元。

作品评述

《过高士坊》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亩田地寂寥无人声,世上的喧嚣无法抵挡我的忧愁。才名功业已经不重要,我开始体悟到灾难和奇异的言辞。郡阁已经空无一人,徐孺的床榻也无人居住。但乡里的人们还记得郑公的门庭。我尚未失去我的文人风范,后世应当知晓李仲元的才华。

诗意:
《过高士坊》表达了曾巩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描述了他身处一片寂静的田地,与喧嚣的世界相隔绝,而在这寂寥中,他开始反思功名利禄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灾难和奇异现象所传递的深刻言辞。他感叹时光荏苒,官府已空无一人,连徐孺这样的贤士的床榻也无人居住。然而,虽然他的功名已经不重要,但乡里的人们还是记得他的门庭,他仍然保持着他的文人风范。最后,诗人预言后世应当会知晓李仲元的才华,抒发了对文化传承的希望和自身价值的肯定。

赏析:
《过高士坊》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一亩田地和寂寥无人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通过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认识到功名已经不再重要,而更加关注那些传递深刻言辞的灾难和奇异现象。诗人对徐孺和郑公的提及,暗示了他们作为贤士的境遇和价值的转变,凸显了时光荏苒和世事变迁的主题。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和对后世的预言,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希望。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出诗人对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知性和情感的融合。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世事非吾事,驾言归路寻。向时迷有命,今日悟无心。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寓形知已老,犹未倦登临。

平生但玩鲁公碑,今日身亲到翠微。一径穹窿腾石栈,万松森立护云扉。真人得道书丹籍,福地遗踪付羽衣。暂得清幽清俗虑,不堪斜日便催归。

古者二千石,高车驾青骊。车前陈曲盖,车後建朱旗。金鼓鸣两傍,壶浆拥通逵。所以重威惠,所仰抚惸嫠。景亳实钜屏,往俾国相之。国相称疾还,正值民阻饥。朝廷急恤养,选守莫与宜。君尝曲海陵,政绩为众推。今授辄辞命,大夫多飞绥。屡上不得请,饬驭俄轻齎。既体尧舜仁,又答

老倒住山,全无伎俩。揖客低腰,逢僧合掌。虽然俯顺时宜,不碍当机收放。鲲化鹏飞羽翼齐,抟扶一举青霄上。

入夜跏趺多待月,移时箕踞为看山。苔生晚片应知静,雪动秋根会见閒。瘦鹤独随行药后,高僧相对试茶间。疏篁百本松千尺,莫怪频频此往还。

麋入神羊队,鸟惊海鹭眠。仍教百馀日,迎送直厅前。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残暑辞遥夕,初凉澹萧辰。燕索西飞伴,雁作南来宾。霁峦静矗矗,远水清鳞鳞。由来摇落恨,先付长年人。

罔兮罟兮惟田渔,时兮食兮民这须,以享以祀兮燔祭有余。

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雨蕊风枝。暗与黄昏取次宜。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褰裳乐得送迎翁,遣句犹烦七字工。颇识当年斤斧手,却惭昔日马牛风。平生杨敬惟称项,晚岁侯芭只守雄。便把黄封红客眼,一尊已当百壶丰。

到得中桥一径斜,岸傍沽酒两三家。长年醉卧桑阴下,鼓吹犹烦两岸蛙。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

驱车夜出城,佳月傍人明。始向山头见,还同水面行。问途几一舍,投宿已三更。露湿衣裘冷,吾生笑自轻。

有佛处,不得住,藕丝孔里行官路。无佛处,急走过,十字街头相对坐。

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

秋江与秋月,谁遣恰相和。借我蓑衣着,三人亦未多。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万物珍那比,千金

憎宠一时心,尘生旧屋金。苔滋销履迹,花远度銮音。暮雀重门迥,秋萤别殿阴。君明犹不察,妒极是情深。

蔼蔼观光士,来同鹄鹭群。鞠躬遗像在,稽首雅歌闻。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断续同清吹,洪纤入紫氛。长言听已罢,千载仰斯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