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当气出唱五章(其五)》
拼音和注音
zūn zhōng yǒu jiǔ bù zuì , bái rì luò hǎi yuè shàng t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日落:太阳西沉。
上天:1.天空,天上。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3.前一天或前几天。
海月:海上的月亮。海生动物名。亦称窗贝。贝壳圆形,薄而透明,多用来嵌装门窗或房顶,以透光线;肉可食。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稽首君侯前,愿祝千万年。
樽中有酒不醉,白日落海月上天。
天门日烂,海水漫漫。人间有光,地下无旦。
山根纠结相嵯峨,天门翕赩流霞多。
天门自霞,海水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