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通济堰二首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
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作品评述

《视通济堰二首》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视通济堰二首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
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场景。在野外,树木长满了绿叶,清澈的江水上漂浮着初生的白色苹果。诗人偶然来到这里,正值春天,景色宜人。这样美丽的景象让人们称赞着勾龙社的伟大工程,并感受到这个社区的恩泽,即使是普通的居民也能分享其中的荣耀。横跨江面的堰坝高达三百丈,远远望去,石头嶙峋,壮丽宏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勾龙社工程的赞颂。通过描述野树绿叶和清江初白苹的景象,诗人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美丽。诗中的"偶来无筮日"表明诗人的到来是偶然的,这种偶然使得他能够欣赏到这美好的景色。诗人提到勾龙社,赞颂了这个社区为人民带来的福利和荣耀,以及勾龙社的伟大工程。而描述横跨江面的堰坝高达三百丈和遥远的石嶙峋,展示了工程的壮丽和令人惊叹的景象。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美景,充满了自然和人文的韵味,给人以愉悦和赞叹的感受。

诗词推荐

奇士束科目,炯如金在沙。孤吟娱草带,几度见槐花。此举衣缠绿,相看鬓欲华。泥金墨犹湿,已报熟葵瓜。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山堂有何观,四时互兴歇。万物随天根,东生复西灭。

少学真山立,中年久陆沉。斗牛光淡荡,湖海气雄深。晚节储边策,平生许国心。呜呼死诸葛,松柏坐萧森。

堂堂风骨气如春,衮服貂冠社稷臣。天上立谈迎白日,握中随物转洪钧。忽骑箕尾精灵远,长誓山河宠数新。万里耕桑无一事,三朝功德在生民。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云在山,月在水,合和二物谁遣使。云收但有千巑屼,月落惟余一清泚。向来为同复为异,欲说谁钳三尺喙。与君临流共一笑,影堕澄泓实相似。故应拄杖偶然来,那得泉中觅居士。人间八月秋更老,桂树无风波不滓。碧筩为樽酌清醥,琼瑶嗽肠雪冰齿。江妃为予舞凌波,老鹤不眠亦孤唳。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木老德亦熟,闻之

护塞宁须右北平,拂云祠是受降城。谁知此志成虚语,白首灯前听雁声!

老态日日增,欢意时时改。唯有对壶觞,依然此心在。

子鱼一尾不曾有,又诺毘陵苍鼠毫。细粒吴粳谁下咽,尖头越管底能操。

猗猗鲁桑条,籊々湘竹竿。并舍掩映之,客来相与看。薄暮墟囿中,清宴有遗欢。弋凫未用罝,烹鲤且登柈。灵河素魄流,斗柄长阑干。明朝还醉醒,毋辞共盘桓。

故国波涛隔,明时已久留。献书双阙晚,看月五陵秋。南棹何时返,长江忆共游。遥知钓船畔,相望在汀洲。

大石岭头梅欲发,南陵陂上雪初飞。苦无酒解愁成阵,又附兰桡向秭归。

大涤之西一穷生,源高樵者只闻声。汲泉烹茗多甘味,内隐丹砂赤更清。

旧事凄凉不可听,含红怨绿影亭亭。琴声断续愁兼恨,杯酒留连醉复醒。新睡起来思旧梦,夜香烧罢掩重扃。绿窗璧月移花影,银烛秋光冷画屏。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或粉壁,或彩笺,蒲葵绢素何相鲜。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

黄帝修真万国朝,鼎成龙驾上丹霄。天风乍起鹤声远,海雾渐深龙节遥。仙界日长青鸟度,御衣香散紫霞飘。唯留古迹寒原在,碧水苍苍空寂寥。

烟笼远浦迷芳草,日照澄湖浸碧峰。幸有清樽堪酩酊,忍陪良友不从容。

兰若倚西冈,年深松桂长。似闻葛洪井,还近赞公房。挂衲云林净,翻经石榻凉。下方一回首,烟露日苍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