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绍公寂照轩

幽轩名寂照,四海坐中閒。
景物有迁色,主人无异颜。
野泉澄槛外,香蔼起帘间。
凉夜谁相问,寥寥月满山。

作品评述

《留题绍公寂照轩》是宋代释真净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留在绍公的寂照轩上方
幽轩的名字是寂照,
坐在四海之间悠闲无忧。
景物发生变化,
但主人面色不变。
野泉清澈地流出栏杆外,
芬芳的香气散发在帘间。
寒冷的夜晚,谁会相互询问呢?
寥寥无几的月光洒满山间。

诗意:
《留题绍公寂照轩》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美丽动人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绍公的寂照轩为题材,借此写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友人闲适生活的赞美之情。

赏析:
1. 诗词的开篇以“幽轩名寂照”引出了诗词的主题——诗人留题寂照轩,把这个幽雅的雅室作为诗意的中心,同时揭示了诗人追求宁静和倚靠自然的志趣。
2. 诗句“四海坐中閒”突出了诗人在这个幽轩中的宁静和自由之感,他在这个雅室中,仿佛独占了万顷山川和天地风光。
3. “景物有迁色”表明时光的推移和自然界物象的变化,较好地表现了生活的流转和变动。而主人“无异颜”,则可视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受外界变化所动,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淡定和超然。
4. 诗中的“野泉澄槛外”和“香蔼起帘间”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野泉清澈而舒适,香气弥漫在帘子之间,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5. 在夜晚的凉爽中,诗人借问“谁相问”,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人们在静谧的环境中相互沉思的心态,并通过“寥寥月满山”富有诗情地描绘了安详宁静的夜晚景象。

综上所述,《留题绍公寂照轩》以寂照轩作为中心,抒发了作者对幽雅宁静的山居生活和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宁静超然心态的向往。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体验,该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意境深远的艺术境界。

诗词推荐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江湖波浪恶,底事欲西往。去作扬州客,来寻贾垒盟。金山迷远望,玉树候吟声。野鹤曾游处,登临一怆情。

金阖铜枢唤仗开,越班侍从荐高才。一鞭野色身何处,芸阁清风待客来。

回首前游梦未忘,江云漠漠树苍苍。客心空老莺花月,诗貌不肥鱼稻乡。白虎气销遗瘦石,采虹影冷卧斜阳。当时已叹来麋鹿,后二千年更断肠。

密室可附火,小窗聊借明。风寒皆不到,温饱更何营。省事事自少,养心心亦清。床头犹有易,座右不须铭。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粥罢重投枕,灯残起读书。闭门常自得,作计更谁如?箭茁白於玉,棕花长比鱼。盘餐有此味,勿怪食无余。

风动邪,幡动邪,风鸣邪,铃鸣邪。非风铃鸣,非风幡动。此土与西天,一队黑漆桶。诳惑世间人,请看灭胡种。山僧不奈何,趁后也打鬨。瓠子曲弯弯,冬瓜直儱侗。

一挥凛凛剑锋寒,函盖乾坤绝自观。堪笑天龙无可说,示人祗在指头端。

近者苏司业,文雄道最光。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去日应悬榻,来时定裂裳。惬心频拾芥,应手屡穿杨。辩急如无敌,飞腾固自强。论心期舌在,问事畏头长。驷马终题柱,诸生悉面墙。啖螯讥尔雅,卖饼诉公羊。未见泥函谷,俄惊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驱马渡寒流,断涧横荒堡。槎危欲欹岸,花落多依草。击汰翫游鯈,倒影看飞鸟。留连爱芳杜,渐下西峰照。

月露洗沐秋容净,姑山初逢冰雪仙。风流水部与藻饰,从此梅花应并传。

东林寺前三峡桥,山泉汹涌水波涛。当年到此曾携手,寒色今犹满布袍。

缘霜和雪揉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扰扰开时违赏玩,匆匆落去谩迟回。颠迷蝶梦留蜗国,荏苒龙珠入蚌胎。急作招魂倾桂酒,尚余半面在苍苔。

谁翦轻琼做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园林晓树恁横斜。道是梅花。不是梅花。宿鹭联拳倚断槎。昨夜寒些。今夜寒些。孤舟蓑笠钓烟沙。待不思家。怎不思家。

年年如燕一还家,又访幽居过水涯。风雨满城春欲暮,山中犹有碧桃花。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徊。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凛然清臞,落其骄荣。馈奠化之,廓兮忘情。万里迟子,晨兴宵征。远虎在侧,以宁先生。

闲人也解有忙时,送客谁令作许痴。一夜黑风吹白雪,昨朝紫陌总黄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