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虚翁涌金门城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

堂标野趣岂虚传,坐看朝岚与夕烟。
支迳萦迂斜傍竹,幽池清浅倒涵天。
少年心付沾泥絮,晚景身犹顺水船。
却喜传家惟老砚,麝煤磨尽可曾穿。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借虚翁涌金门城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是宋代杨公远所作,表达了他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堂标野趣岂虚传,坐看朝岚与夕烟。
在这幽居之中,所标榜的田园之趣是否真的空泛传闻?我坐在这里,观赏着早晨的朝霞和傍晚的夕烟。

支迳萦迂斜傍竹,幽池清浅倒涵天。
小径曲折地蜿蜒穿过竹林,幽静的池塘倒映着天空。

少年心付沾泥絮,晚景身犹顺水船。
年少时的心灵沾满了泥土的飞絮,如今晚年的景象仍然像顺水行船一般安稳。

却喜传家惟老砚,麝煤磨尽可曾穿。
然而我却喜欢传家之物,唯有那老旧的砚台,用了许多麝煤磨砺,却依然可供我借鉴。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幽居环境被描绘得宁静而美丽,有着田园风光的趣味。诗人坐在幽居之中,观赏着朝霞和夕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小径曲折傍着竹林,幽静的池塘倒映着天空,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受。诗人通过描述幽居的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珍爱。他喜欢那老旧的砚台,视为传家之宝,通过磨砺的过程,得到启发和提升。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描绘幽居的环境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境。同时,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体现在对老旧砚台的珍视和利用上,传递了对传统智慧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敬重。

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诗词推荐

炯炯练千尺,苍苍玉万个。客来魂一清,四顾不敢唾。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去岁四月病,如今一岁来。越吟三百日,凉剂二千杯。极痛过於割,通身总是灾。花时久断酒,红药为谁开。

南楚离骚国,清风浓有兰。相从泮水乐,独棹一江寒。远地重逢少,新知俗别难。高平读书室,好为扫荒残。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天家雨湿巾。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自是清华选,尝怀宿昔期。高名推不去,异产买无赀。一日风云遇,千年简牍随。岷峨添岌页,袖里着安危。

归来林下久忘机,表里虚明更不疑。俯仰自知无愧作,此心何止白鸥知。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旧交为帝不能邀,百尺双台照暮涛。逸迹已将山共永,清名仍与月争高。鲁连解难终辞禄,龙伯持倾只钓鳌。列传古碑言未尽,一滩风竹自萧骚。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耳焦发秃四肢枯,年近非熊异壮图。见识渐高诗□□,精神常好酒相扶。地舆茂育元非有,天宇空虚不是无。自笑太仓中一粒,梦魂夜夜侍都俞。

仲尼天纵自诚明,造化功夫发得成。见比当初归鲁事,尧夫才业若为情。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远山媚平楚,宿雨涨清溪。沿溯任舟楫,欢言无町畦。酒酣相视笑,心与白鸥齐。

火云夕方收,草露秋已白。堂空灯欲翳,壁坏虫自啧。四顾寂无人,独立岸吾帻。穷通何足论,等是百年客。何能为一饱,半世出下策。布帆幸无恙,谁谓江海迮?

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桥上衣多抱彩云,金鳞不动春塘满。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古人重结交,一诺轻千金。嗟我与夫子,论交岁月深。一别三十年,两鬓霜雪侵。愿言益自强,雁来时寄音。

一迳绿阴去,隐隐花竹幽。主人地行仙,终日杖屦游。

一片春云雨满川,渔蓑欲借苦无缘。多情水庙门前柳,遮我孤舟半日眠。

老岁虽寻相近寺,危时欲见得交人。平生自有凌雪志,只恐峰高不受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