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 贬玉溪,对不山作

黯黯青山红日暮。
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觉阮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
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猿鸟一时啼,惊岛屿。
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作品评述

【注释】:
此词写于贬谪途中。词中通过从日暮到夜晚江边景物的描述 ,表现了羁旅生活的哀愁和寂寞 。全词“触景生情,复缘情布景,节节转换,秾丽周密。譬之织锦家,真窦氏回文梭也”(贺裳《邹水轩词筌》)。
上片以景起,气象雄浑,景物壮阔。首两句写词人伫立信江畔所见的景色。青山,本碧绿青翠,说它“黯黯”,是由于“红日暮”,但斜照下,山色反而显得雄浑沉厚。这是远望所见。俯视脚下,但见“浩浩大江东注”,不由人不发出人生如逝水东流的感叹。
“余霞散绮”两句源于谢朓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对“红日”、“大江 ”的深一层渲染 。词用一“向”字,别具意味。如绮(锦缎)的“余霞”映在淡烟轻雾笼罩的江面上,一直跟随着流水往前,这样就把“东注”的“浩浩大江”写得既真实又清空了。
以下三句 ,直抒情怀“长安”,代指北宋京成汴梁。晁补之是一个颇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人。他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在开封府和礼部考试时均名列第一。“晁张班马手,崔蔡不足云”。黄庭坚称赞他和张耒如司马迁、班固,而远超过汉代的崔瑗和蔡邕。但正是这样一个才气纵横 ,政绩斐然的人,却生潦倒,功名蹭蹬 。所以,这“使人愁”,不只是因为大江东去,而有着被贬他乡、政治失意的深沉内容。此三句本自李白《登金陵风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上片末四句既从正面用笔,又从侧面暗示时间已由著而夜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渔灯不仅只有几点闪闪烁烁,而且细小微弱;这时近岸的船坞里,他一片迷潆了。再往稍远的地方看,航行江面的客船,也降下船帆,靠在前面临水近岸的地方了 。由于近观,渔灯“几点”而“小”,看到清清楚楚 ;由于远望,故所见客帆“一片”,给人以多的感觉 。从用字说 ,“几点 ”对“一片”,“近坞 ”对“前浦”,一写少和多,一写近和远,概括出词人当时目力所见的空间范围。词人处理情、景、意的关系,理路清楚,而运笔有起伏,有衬托,以“长安远”为中枢,前后时间、场景,顿生变化,由高运绮丽而转所见,词笔极为浑成。
下片一奇峰空起,汪泣恣肆,语调凄切,情感悲苦,倾吐出满怀衷肠。“自悔儒冠误”,极言心中悲愤感慨,谓富家子弟养尊处优,而一般读书人往往潦倒一生。此处前句用“暗想”,后句用“自悔”,自怨自艾的情绪跃然纸上 。晋人阮籍 ,佯狂不羁,纵酒颓放,表现出他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实际上也是一种远祸全身的手段。他常驾车独游,等到路走不通了,便痛哭而返。这里词人觉得他和阮籍一样,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是不可能了 ,而羁于谪宦,欲归又不得归。
过片后这四句包含了许许多多难言的辛酸痛楚,读之令人凄伤。
接下来词人借素月 、《竹枝》歌声 、猿鸟啼鸣,对凄苦的情怀,再作更富形象性的渲染。晁补之是济洲巨野人,此刻贬官信州,从北至南,千里迢迢,烟树苍茫 ,面对素月 ,怎能不为之销魂呢?“平楚”,谢朓诗 :“寒城”一以眺 ,平楚正苍然 。”杨慎称:“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犹《诗》所谓‘ 平林 ”也”(《升庵诗话》)。“ 一千里伤平楚”,与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意境很相近,只是此处由近而远,思故乡千里迢迢,故望“平楚”而伤情无限。
词人接着又从听觉方面与这种凄苦情怀 。《竹枝歌 》,原是巴渝一带的民歌。“聆其音,中黄钟之羽。
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氵仆之艳 ”(刘禹锡《竹枝词引》)。周邦彦《点绛唇》“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是说歌声作用于人,只感到怨苦。“为谁苦”?用似问非问的提示,而且前用“声声怨”加重形容,便更觉其苦深。随后又写岛屿上的猿啼鸟鸣,呼应开头的“大江东注 ”,表明作者的往处在江水湄。“一时啼”,有时断时续之意 。正当夜深人静他心情刚刚平静下来时,那突然一声猿啼 ,一声鸟鸣,就更会产生凄凉之感。说“惊岛屿”是婉语,因为岛屿突出于江心,本是无情之物 ,都为之而惊 ,那么人之“惊”更可想而知了。
“烛暗”夜深仍未成眠,猿啼鸟鸣也因困倦而睡去了吧 。渡口停泊的船只,发出了开航的鼓声信号,表明天色将明,而人之彻夜未眠又可知。烛暗,表明夜己深。
这首词情景深化,意境淡远凄清,一派怨思哀绪盘旋而下,贯注在字里行间。全词虽多用典故与前贤成句,但由于出自真情挚意,所以不觉为累,反倒生发牵引,更丰富深化了词旨,使之余味溢于言外。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溢川几报严更。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功名事,他年未晚,一C56F落欃枪。归来,何早计,白萍洲畔,危获深耕。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鹢催行。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

迷神引

举世谁能与事期,解携多是正欢时。人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始应无别离。晚渡待船愁立久,乱山投店独行迟。我今漂泊还如此,江剑相逢亦未知。

迷神引

流水淼无际,其源偏坤舆。压这以山麓,壅淤谁与疏。神物夜上宅,风雷发欷嘘。擘开苍玉峡,泻作清泠渠。安得探其穴,扁舟武陵鱼。吾闻覆载闲,不过一身如。九竅互开合,血肤乃张舒。其间或积滞,气郁成痈疽。山泽本通气,自然厥中虚。明河转地轴,乔岳并郊墟。脉络无不寓,地行

迷神引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将星堕空化为土,炼石心劳竟何补。侯归上天多旧伍,羽为前驱飞后拒。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迷神引

两岸夭桃花欲燃,一丝风动钓鱼船。莫言世上无仙客,须信壶中别有天。

迷神引

木落无著叶,枯林多悲号。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居人宁知悲,客子中心焦。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

迷神引

黄叶山家绕会琴,斜阳流水路阴阴。东西茅屋鸡豚社,气象粗疏有古心。

迷神引

草色浓于野烧烟,春风吹面午阴天。长江摇荡游人眼,兴在悠悠一雁边。

迷神引

秋风明月独离居,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属,归雁来时数寄书。

迷神引

风清月白天垂碧,有恨如羞半敛花。红袖粉痕晨带湿,翠盘珠影夜生华。杨枝洒润菩提雨,薇水流香仙子家。几度晓风过麴院,七年不见使人嗟。

迷神引

向晚西湖路,烟霞淡水汀。垂杨拂波绿,芳划幔隄青。地僻渔樵聚,山深殿阁扃。平生卜投老,梦寐有南屏。

迷神引

雨中溪破无干地,浸著床头湿著书。一个月来山水隔,不知茅屋若为居。

迷神引

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家人前致词,问我将焉赴。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

迷神引

奸雄往往隋危机,成败安能论是非。空笑狂生投益智,绝辚老母遗留归。

迷神引

龟山与我说於潜,忽向平江问酒帘。何日龟山山下坐,共谈江浙擘蠔粘。

迷神引

小室坐毡重叠,红炉兽炭交加。一卮村酒吸流霞。窗外寒威可怕。心在盘洲种柳,眼看密雪飞花。银杯缟带不随车。江上渔蓑难画。

迷神引

羽檄西北飞,交城日夜围。庙堂盛征选,戎幕生光辉。雁行度函谷,马首向金微。湛湛山川暮,萧萧凉气稀。饯途予悯默,赴敌子英威。今日杨朱泪,无将洒铁衣。

迷神引

乌帽侧。行遍杏花春色。野意青青分陇麦。人家烟水隔。春事莫催行客。弹指青梅堪摘。醉倚暮天江拍拍。雨晴沙路白。

迷神引

小圃金灯满意芳,苞舒绛彩照煌煌。珠玑小滴今朝雨,缟紵难禁昨夜霜。拂秉麟须蛾欲避,枝衔螭口蜡犹香。列钱都是银缸影,莫遣狂风出土囊。

迷神引

净洗尘埃脚,时来访道林。但知谋隐是,何用入山深。瀹茗延新话,撞钟动苦吟。夜分僧出定,静听海潮音。

迷神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