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作品评述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时的情景,在湖上的船中,苏轼与赵德麟告别。诗人表达了老者对春天的珍惜之情,主人对客人的殷勤款待,以及在官员闲暇的日子里,湖上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明净的清明时节。茶水被重新点燃,牛奶泡茶,温暖的风吹散了粥的热气。夜幕降临,红杏花在酒席上渐渐凋谢,夕阳落在大堤上,平静而和谐。在这宁静的夜晚,灯火被熄灭,孤舟漂浮在湖面上,轻轻撑离岸边。诗人以此情景寓意着赵德麟的前途未卜,而自己则对这明亮的月光怀有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入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展现了苏轼对春天、友谊和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老者对春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老守惜春意暗示着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接着,主人留客情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友谊之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官馀闲日月和湖上好清明形容了官员在闲暇时刻所能欣赏到的湖光山色的美丽。茶乳、粥饧、红杏等细节描写了诗中的家常景物,使读者感受到温暖和宁静。

最后,诗中的对月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愿。诗人以月光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自己对赵德麟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与赵德麟在湖上的船中告别时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老者对春天的珍惜之情,以及主人对客人的殷勤款待。在官员闲暇的日子里,湖上的景色非常美丽,特别是在清明时节。茶水重新点燃,茶中泡着牛奶,温风吹散了粥的香气。酒宴结束时,红杏花渐渐凋谢,太阳落在大堤上,一片平静。夜晚清净,灯火熄灭,孤舟漂浮在湖面上,靠岸等待。诗人寓意着赵德麟的前程未卜,而自己则对这明亮的月光感到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表达了苏轼对春天、友情和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老者对春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老者对春意的珍惜暗示着作者对岁月的感慨。接着,主人留客情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友情之情,凸显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官员闲暇的日子和湖上的清明景色描绘了官员在休闲时刻欣赏到的美丽景色。茶乳、粥饧、红杏等细节描写了诗中的家常物品,使读者感受到温暖和宁静。

最后,诗中的对月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福。诗人以月光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赵德麟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能够在短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转、友情和自然美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莫把桃花误世间,日方明处隐尤难。道人办得心坚固,好向飞云顶上安。

策杖迎诗客,归房理病身。闲收无效药,遍寄有情人。 ——广宣草木分千品,方书问六陈。还知一室内,我尔即天亲。 ——李益

社鼓村村急,春流岸岸高。双分待鱼鹭,红认隔溪桃。

黄菊一瓶酒,青山四壁书。吾年余岁许,天意复何如。寒日沙禽并,风霜野果疏。山城询故旧,十九是丘墟。

礼成于郊,迎日之至。时乘六龙,天旋象魏。端门九重,虎贲万骑。四夷来王,群后辑瑞。

妾身期不嫁,至老养双亲。何意赵威后,殷勤问使人。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牙。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

居然自驽骥,陋矣说玄黄。章贡昔连地,沅湘今一乡。谈端惊绝倒,诗学味尤长。对月他时白,披风此日凉。

瘦马飘摇屡往还,疲劳专为访名山。须知筋力行将老,渐恐峰峦不可攀。蜡屐早能寻胜概,弹冠悔更落尘寰,幸依贤者为东道,大得逍遥水石间。

紫芝峰下,小小山居。家风淡薄,堂供萧疏。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天中令节,不用书符。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玉徇千官散,珠帘一夜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人事尽乡曲,田租了王宫。独於大海枯,不改古井寒。

罢吟鹦鹉草芊芊,又泛鸳鸯水上天。一棹冷涵杨柳雨,片帆香挂芰荷烟。绿摇江澹萍离岸,红点云疏橘满川。何处邈将归画府,数茎红蓼一渔船。

万里行求药,三生誓弃官。鹤巢投暮宿,松麦续朝餐。进火金丹熟,凌风玉宇寒。人间日月速,岁历又将残。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

朱丝纽弦金点杂,双蒂芙蓉共开合。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木难作床牙作席,云母屏风光照壁。玉颜年几新上头,回身敛笑多自羞。红销月落不复见,可惜当时谁拂面。

炎刘运欲圮,蠹孽依根生。奸臣助斲丧,主意不得行。云谁知巢穴,请剑有朱卿。伤哉滔天祸,成此直士名。

全无客到掩庵扉,冷暖心肠祗自知。贫欠饭租难乞米,午亏睡课且裁诗。已伤刃自惊逢敌,多病人难更说医。强半工夫付诗轴,独惭骑吏立门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