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作品评述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时的情景,在湖上的船中,苏轼与赵德麟告别。诗人表达了老者对春天的珍惜之情,主人对客人的殷勤款待,以及在官员闲暇的日子里,湖上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明净的清明时节。茶水被重新点燃,牛奶泡茶,温暖的风吹散了粥的热气。夜幕降临,红杏花在酒席上渐渐凋谢,夕阳落在大堤上,平静而和谐。在这宁静的夜晚,灯火被熄灭,孤舟漂浮在湖面上,轻轻撑离岸边。诗人以此情景寓意着赵德麟的前途未卜,而自己则对这明亮的月光怀有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入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展现了苏轼对春天、友谊和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老者对春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老守惜春意暗示着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接着,主人留客情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友谊之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官馀闲日月和湖上好清明形容了官员在闲暇时刻所能欣赏到的湖光山色的美丽。茶乳、粥饧、红杏等细节描写了诗中的家常景物,使读者感受到温暖和宁静。

最后,诗中的对月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愿。诗人以月光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自己对赵德麟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与赵德麟在湖上的船中告别时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老者对春天的珍惜之情,以及主人对客人的殷勤款待。在官员闲暇的日子里,湖上的景色非常美丽,特别是在清明时节。茶水重新点燃,茶中泡着牛奶,温风吹散了粥的香气。酒宴结束时,红杏花渐渐凋谢,太阳落在大堤上,一片平静。夜晚清净,灯火熄灭,孤舟漂浮在湖面上,靠岸等待。诗人寓意着赵德麟的前程未卜,而自己则对这明亮的月光感到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表达了苏轼对春天、友情和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老者对春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老者对春意的珍惜暗示着作者对岁月的感慨。接着,主人留客情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友情之情,凸显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官员闲暇的日子和湖上的清明景色描绘了官员在休闲时刻欣赏到的美丽景色。茶乳、粥饧、红杏等细节描写了诗中的家常物品,使读者感受到温暖和宁静。

最后,诗中的对月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福。诗人以月光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赵德麟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能够在短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转、友情和自然美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君不见天高后土黄,变化出入唯阴阳。旋凝细雾作飞雹,复遣震雷追日光。可怜万物甚微细,坐听百变随颠僵。深根固蒂无计遁,倏来忽返安能防。平生未见实惊耳,稍远不知如隔墙。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累絷排两廊。眼前苦乐尚悬绝,空中造化知有亡。我居宛丘厌凝冱,雪翻海水填陂塘

肉重千斤,智无半星。回头转脑,昧却天真。一处尤堪笑,街头等个人。我当时若见,只缓缓地向他道,谢三娘秤银。

猺啾獠唧闻鸣琴,十指如玉无哀音。应怜听者未洗耳,衡山高兮湘水深。君今幅巾鵷鹭行,切勿着带貔虎傍。软荷刺少离棹短,柝桐花多班露长。

隆兴之初客江皁,连榱结驷皆贤豪。坐中吴咎我所畏,日夜酬倡兼诗骚。有时赠我玉具剑,间亦报之金错刀。旧游忽堕五更梦,举首但觉铁瓮高。樽前美人亦黄土,吾辈鬼录将安逃?死生一诀信已矣,所恨膏火常煎熬。平生不爱葱岭话,方术亦陋葛与陶;但当东归弃百事,烂醉海上观云涛。

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劫空须到底,用妙不循根。宗派谁传衣钵,他家自有儿孙。

昔人为己学,深旨妙隐微。三复尚絅章,服膺原无违。

梨花宿酒半腔存,自压春风紫蔗盆。血沁臂鞲牙有迹,酥凝乳酪爪无痕。金塘水暖鱼跳子,玉陛尘清鹤弄孙。回想宫人斜畔路,几家寒食未招魂。

积雨连日夜,敢谓今旦晴。绿彩泛林端,爱此朝景明。晨炊肃徒驭,结束方上征。千岩屹穹隆,万壑临峥嵘。谁知有微迳,在此苍翠屏。昔闻五尺道,驰心已伶俜。今朝复何朝,冒此绝险行。侧路不容足,下瞰千仞{左阝右亢}。步武一蹉跌,陨身如建瓴。避地本爱死,兹行岂偷生。篮舆仗伧

四十专城古巳稀,君侯五七更英奇。九重临遣廷尉正,千里驩迎循吏师。鸿鴈同科金玉律,鵷雏先集凤凰枝。少年勇退无人会,孤竹初心逊伯夷。

宝刹翔鸳地,灵祠刻鹿门。天风奏林籁,海日破岩昏。转眩三休阁,庄严两足尊。峰回徒觉秀,瀑远不知源。花拂谈经席,莲沈记漏盆。道场欣象伏,心境息猿奔。逗理机如电,观空性复根。三车俱有路,何处驻归辕。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

风光帝里入韶年,紫阙丹山霁景悬。绕禁柳容开羽葆,傍陵岚翠结炉烟。催花气暖先蒸雨,消雪岩空渐迸泉。曾是高皇布时令,至今犹自发春偏。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新来酒户。想胜看花处。带得春行平壤路。同笑同歌同住。滦阳却近山家。芒鞋夜夜丹霞。流水落花归思,苍烟白石生涯。

水清沙浅见鱼鳍,雪净天空数雁飞。白月无瑕呈佩玦,黄花有露缀珠玑。西风劝我繙书叶,促织催人送戌衣。最喜蚊雷中夜静,长檠容得一灯微。

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捋梅蕊立多时。

夜寒那得到帘帷,前拥红炉后翠眉。未致马蹄沙水鳖,且尝牛尾雪天貍。葅寒石芥愁辛鼻,鲊熟雏鹅怯带脂。端的为渠添酒兴,红颜相映玉肤肌。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垅田歌去作群。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

清颍尊前酒满衣,十年风月旧相知。凭谁细话当时事,肠断山长水远时。金凤阙,玉龙墀,看君来换锦袍时。姮娥已有殷勤约,留着蟾宫第一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