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山根出泉泻鸣玉,上有苍崖擎佛屋。
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
宰官不是云间陆,旧识南泉生处熟。
当轩大榜与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时转三妙语,一一声音谈佛祖。
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
此声不属闻中取,六鉴相攘竟谁主。
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
山翁有耳百不闻,团蒲曲几穷朝昏。
何时沿溪掬寒绿,扫叶煎茶睡初足。

作品评述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溪边听到溪水声音时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根出泉泻鸣玉,
上有苍崖擎佛屋。
无风水石自撞触,
不尽潮音发寒谷。

宰官不是云间陆,
旧识南泉生处熟。
当轩大榜与名目,
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时转三妙语,
一一声音谈佛祖。
喧豗噫视十方鼓,
万壑风雷送烟雨。

此声不属闻中取,
六鉴相攘竟谁主。
后来纷纷何足数,
五乳峰头曾赚举。

山翁有耳百不闻,
团蒲曲几穷朝昏。
何时沿溪掬寒绿,
扫叶煎茶睡初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溪的声音为主题,通过描绘溪水的奔腾声音以及周围的山崖、宰官、名榜等元素,表现了作者对溪水声音的赞美和思考。

诗的第一联描述了山根涌出的泉水,泉水声如玉石相撞,又有苍崖高耸,仿佛托起了一座佛屋。这里通过描绘声音和景物的联系,展现了溪水声的威严和壮美。

第二联写出了溪水流淌时,无风自撞击水中的石头的声响,溪水声回荡在寒谷之中,无穷无尽。这里通过写景的方式,表达了溪水声的回响和持久。

第三联提到宰官和名榜,意味着这溪水声名远播,甚至超越了人世间的权势和名利。平地重翻偃溪曲,也许是指名榜上的重要人物听到溪水声后,重新审视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第四联写出了曲中传来的三句妙语,每一句语音如佛祖一般,深远玄奥。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这里用声音的形容词来描绘溪水声的磅礴和壮观。

第五联表达了这溪水声无法被人类所捕捉,六鉴相攘竟谁主,也许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奥妙。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这里提到了后来的人们纷纷赶来,想要感受溪水声的美妙,但却难以计数,与五乳峰的众多峰头相比,无足轻重。

最后一联写出了山翁,指的是住在山中的老人,他虽然有耳却听不到溪水声。团蒲曲几穷朝昏,这一句描绘了山翁孤寂的生活,几乎整天都围绕着茶和团蒲曲度过。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够沿着溪水捧起清凉的绿叶,煎茶入睡,从而体验到溪水声的美妙。

整首诗词通过对溪水声的描绘,展现了溪水声的威严、持久、玄奥和美妙。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权势名利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向往。通过声音与景物的结合,以及对溪水声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正同高士坐烟霞,思著闲忙又是嗟。碧岫观中人似鹤,红尘路上事如麻。石肥滞雨添苍藓,松老涵风落翠花。莫道此间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

久客问归津,如鸟脱网罗。日夜数去程,未遑恤其他。殷勤谢故人,送我山之阿。舟转岸亦移,青林隔坡陀。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於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珠帘绣户迟迟日,柳絮梨花寂寂春。

自古中兴用实才,正资贤哲共图回。若为清禁挽不住,亦效衰翁归去来。幸有江水供笑傲,更邀风月与徘徊。得閒莫惜频相过,伴我樽前笑口开。

远来朝凤阙,归去恋元侯。(赠僧,见《纪事》)

紫薇花自非凡品,何事栖极枳棘丛。白发舍人羞见道,相逢那敢恨飘蓬。

□□□□理机梭,遍向园林织绮罗。唯有黄鹂知此意,才方偷眼又春过。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危坐禅枝冷,机含毒果深。直饶扪摸著,未必死偷心。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寒水绕近郭,栖鸦蔽高原。映带幽人居,暝色起草根。衡门东南开,濁河日夜奔。所喜古堤月,初出烟江村。不入城市久,懒访亡与存。羡子了万事,坐以一气春。

二子何时到,三秋欲昼头。收渠半张纸,洗我一年愁。不得毛锥力,元非子墨羞。海山寒更碧,整驾待同游。

古院无僧住,含情更惘然。绿苔欺破阁,白鸟没飞烟。壶隐迟迟日,筒分细细泉。栏干聊小凭,取次缀诗篇。

春日归来忽重九,潦旱相仍岁无有。许前岩桂独青青,此意於人亦良厚。欲酬佳节拚一醉,会有白衣来送酒。须臾肴核第罗列,无蟹犹空把螯手。坐来灵雨洒珠玑,洗出湖山竞高秀。三公在望无百里,咫尺银民间拥共后。长篇落纸箭离筈,大白浮醪檐注溜。细看黄菊与红茱,想像年时还话旧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寡妇船。

此去金华水作程,扁舟定是过严陵。高山蔽日寒多雾,浅濑通潮夜不冰。汉代丝风应自咏,故乡三洞与谁登。拟从别后题书寄,又怕征鸿未可冯。

风清物候残,萧洒报将寒。扫得天衢静,吹来眼界宽。条鸣方有异,虫思乱无端。就树收鲜腻,冲池起涩澜。过山岚可掬,度月色宜看。华实从兹始,何嗟岁序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