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

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
前言往行通今古,素节清规壹始终。
岩庙犹传风采盛,燕堂俄怆笑谈空。
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

作品评述

这是苏颂创作的《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

宠禄功名孰与同,
平津儒者仕三公。
前言往行通今古,
素节清规壹始终。

岩庙犹传风采盛,
燕堂俄怆笑谈空。
从来操尚人知少,
独有遗思在圣衷。

诗意和赏析:

苏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仆射文庄高公的悼念和思念之情。诗人思考了宠禄和功名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他在问自己,宠禄和功名与什么相比更为重要。他提到了平津的儒者,指的是自己和高公都是来自平津地区的儒者,而高公却成为了三公之一,担任重要的官职。这里表达了对高公卓越的才能和成就的敬佩和羡慕。

接下来,苏颂回顾了高公的前言和往行,认为他的思想和行为在当代和古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普遍的价值。他特别强调了高公的素节和清规,这意味着高公对自身的要求和追求始终如一,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或迷失。

在第二首诗中,苏颂描述了高公所留下的风采和他在岩庙和燕堂中的光辉形象。岩庙和燕堂都是古代的建筑,岩庙象征着高公的坚定和不动摇,燕堂则代表着高公在宴会上的出色表现。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诗人感到怅然若失,对于高公的笑谈和华丽的场面都已经不存在了。

最后,苏颂提到了自己和高公一样追求操尚的人很少,他们独有的遗思和追求在圣人的内心中得以延续。这里的操尚指的是对于品德和行为的高标准和要求。苏颂认为,高公的遗思和追求将一直存在于崇高的内心深处,不会被世俗的功名迷惑或遗忘。

这首诗表达了苏颂对于高公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通过对功名与操尚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高公高尚品质和不朽思想的赞赏,并呼唤人们能够追求内心的追求和真正的价值。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安康地里接商於,帝命专城总赋舆。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一出屡更郡,人皆望酒壶。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虽然门馆隔,泣与众人俱。

古道行人来去,香红满树,风雨残花。望断青山,高处都被云遮。客重来、风流觞咏,春已去、光景桑麻。苦无多,一条垂柳,两个啼鸦。人家。疏疏翠竹,阴阴绿树,浅浅寒沙。醉兀篮舆,夜来豪饮太狂些。到如今、都齐醒却,只依旧、无奈愁何。试听呵。寒食近也,且住为佳。

暮天凉雨急霏霏,十二巫峰高复低。醉魂不爱风飘断,只恐行云自湿衣。

农事初兴未苦忙,且支漏屋补颓墙。山歌高下皆成调,野水纵横自入塘。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江海三吴会,萍途一昔栖。路迎来阜北,船趁长潮西。鱼鸟随情适,鹏蜩付物齐。羊裘人底处,烟雨故踪迷。

几年静镇绝喧嚣,百吏承风服教条。惠养疲羸深保障,搜延英俊盛旌招。忧先储粟千仓满,威讋边烽万里消。已揭成规在藩屏,政须人望神班朝。

鼙鼓嘈嘈夜撼山,霓裳歌舞出人间。云围环佩沈斜谷,风敛旌旗入剑关。蹶铄野翁掀雉尾,跳□山鬼觌龙颜。书生豪放成何事?徒步归来供奉班。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铁铸小香炉,壁环平口铺。麝焚葵叶大,兽啮竹根趺。净几群书外,闲堂一物无。中间任灰烬,终与蕙兰俱。

黄尘赤日欲忘生,一夜新凉满锦城。雨急骤增车辙水,泥深渐壮马蹄声。蚊蝇敛迹知无地,灯火於人顿有情。市远鸡豚不须问,小畦稀甲已堪烹。

秋生列岫云尤薄,泉漱悬崖路更悭。

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三十六陂流水,白头想见江南。

鹞子一飞超涨海,蜂儿终日透晴窗。心空莫著书千卷,客到长留酒半缸。性命早知元有分,文章谁信旧无双。何年结束寻归路,还看蟆颐下饮江。

群葩各分荣,此独贯时序。聊披浅深艳,不易冬春虑。

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露草侵阶长,风花绕席飞。日斜宸赏洽,清吹入重闱。

明月二千里,清风一万竿。相思写不得,写出梦来看。

田可耕兮圃可蔬,几年梦不到亨衢。山林受用琴书鹤,天地交游风月吾。事变无涯人老矣,死生有命汝知乎。客来时复一杯酒,尽作鲈乡醉隐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