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温柔乡苦不胜衣,端正楼嫌微有肌。
安得花神供步辇,不肥不瘦美兼之。

作品评述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宋代诗人方蒙仲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温柔的乡村辛苦无法承受衣物的重压,高雅的楼阁嫌弃微弱的体态。真想有花神供奉着步行,不胖不瘦,美丽兼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柔的乡村景象,诗人抒发了对贫困和不公平的思考。他描述了乡村人民的艰辛生活和被高雅社会所忽视的状况。诗人表达了对美的渴望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同时也暗示了对于平等和公正社会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乡村与高雅社会之间的差距。诗中的"温柔乡"是指乡村的人民以温和、善良的性格为特征,但他们却因为贫穷而承受着衣物的重压。"端正楼"则代表了高雅社会的世俗之眼,他们看不起那些体态微弱的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诗中提到的"花神供步辇"是诗人的一种幻想,他渴望有一位神明来保护和引领他们,带领他们走出贫困,走向美好的生活。而"不肥不瘦美兼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平等和公正的向往,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不受肥胖或消瘦的身体条件所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乡村与高雅社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平等公正的追求。它呼唤着人们关注底层人民的困境,呼吁社会对待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公正。诗人对美的渴望也是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他希望通过美的力量来改变社会现状,实现人人平等的理想。

诗词推荐

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

委巷何深僻,侨居太寂寥。古墙行络石,乔木上凌霄。赋就贫难逐,诗成隐莫招。固穷吾辈事,心地要逍遥。

云到春飞若素期。柳条吹送落梅枝。冰壶表里谁能赋,玉鉴圆明且屈卮。村舍北,郡楼西。治中风调只心知。不堪野老关门醉,想见山翁倒载时。

处女何因发半华,一生蓝缕在贫家。冷灰豆爆真奇事,枯树中间忽数花。

谁把相思号此河,塞垣车马往来多。只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洲作碧波。

真真相袭养真材,万木深沉一水回。珠逞夜明秋浪定,磬含霜韵晓霞开。二仙已远教谁遇,三粒还能待我来。若遣青童验轮迹,断烟无影落苍苔。

十里蒹葭雨尽收,西湖一望月光浮。野袍白帻同幽事,菰米莲房作好秋。波静龟龙听醉语,夜凉河汉带渔舟。高情尽在形骸外,不用逢人说胜游。

平生不行怪,流俗自难同。原明无仕志,公休有父风。肯堂劳未艾,反席寿俄终。谁料生刍奠,今年又乃翁。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佑之迹。

蕃兵入市争卖田,汉人要田蕃无钱。有田卖尽走蕃去,却引生羌来寇边。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昨夜鸺鹠声婉娈,斗觉春随呼唤转。今朝检历知立春,屋角梅花笑初囅。向人带笑复含嗔,嗔我今为异代民。我语梅花勿嗔笑,四海已非唐日照。尔花也是易姓花,憔悴荒园守空峤。阆风自是可怜人,六十年来逢立春。安危治乱几番见,到此三年哭断魂。我是先朝前进士,贱无职守不得死。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中原群盗几时平,避地荒山万虑惊。霜月有情凝夜色,溪流无尽落寒声。满山林影龙蛇动,绕屋风枝剑佩鸣。自惜壮怀消欲尽,只将搜句了余生。

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炎官护前不少歛,树头敢望秋风起。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

课孙课子业桑麻,最喜无人识故家。八口日支资地力,一头雪色感年华。甜瓜苦过王戎李,古木枯如博望槎。岂得不谙培植性,又思寻客学餐霞。

西江流水到江州,闻道分成九道流。我滴两行相忆泪,遣君何处遣人求。除非入海无由住,纵使逢滩未拟休。会向伍员潮上见,气充顽石报心仇。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不扫竹根藏笋茁,旋培残雪拥兰芽。为君更接樱桃树,付与春风换却花。

空山寥寥,黄叶萧萧。斯人不来兮,暮待之以朝。斯人或来兮,两无语而意消。归去也,衣飘飘,路迢迢。谁同其孤标,月在青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