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诗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作品评述

《祭灶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吕蒙正。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碗清汤诗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乱世文章不值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人们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的场景。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乱世的感慨和对于文人境遇的思考。

赏析:
首句“一碗清汤诗一篇”表达了诗人把一碗清汤作为供品献给灶君的心愿,意味着他以一篇诗词表达自己的心声。第二句“灶君今日上青天”表明在这一天,灶君会升入天堂,享受神仙的待遇。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传统信仰的尊重和对于神灵的虔诚。

接下来的两句“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文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以玉皇(天上的至高神灵)来代指乃至上层的统治者,暗示他们对于人间事务的关切。然而,在乱世中,文学作品的价值被贬低,不再被重视和认可。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反思和对于文人境遇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时代和文人处境的思考和疑问。它既展示了传统信仰和对于神灵的敬畏,又抒发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文学价值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和命运的思考,给予读者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兀然而然,湛存象先。曹溪昧横画,少室还默传。体不匿而了了,用不勤而绵绵。得麟角兮石头足,捋虎须兮林际颠。壁上如今谩撑起,知音自然闻说禅。

谁道江南春有寒,未经社日衣能单。桑麻过雨日夜长,桃李因风高下残。旧说中州政如此,了知瘴气不能干。天公似悯斯民病,故体淳熙诏令宽。

一间何阔昔未有,拟遣苍头问安否。果然示疾毗耶城,静看医方出吾肘。平生豪气干青云,客疾来侵岂能久。已知筋力却几杖,复见精神照窗牖。花时倏忽风雨过,无语酬春愧颜厚。管城端复束高阁,公不自倡谁为首。俄惊肆笔出在篇,聊示作家三昧手。我今方觉疾病婴,岂是同生值阳九。

桂苑旋生凉思,银河左界秋高。纤尘不动湛清霄。皓月照人偏好。诗为情多却减,酒因愁里难销。一声羌管梦魂劳。可惜风光虚老。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锦绣栽成九叠山,山山佳处水萦环。无心但有云来往,看得高人取次闲。

人居天地一樊笼,持掌山家四壁空。不道今年空得尽,且无誉鼠到山中。

断云残雨。洒微凉、生轩户。动清籁、萧萧庭树。银河浓淡,华星明灭,轻云时度。莎阶寂静无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饮散,略曾谐鸳侣。因循忍便瞪阻。想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

去国黄流急,搔头白发新。牛衣还卒岁,狗监定何人。奏傔宁妨跛,为郎正碍贫。鄙文无恙否,酱瓿盍相亲。

西风肃肃天雨霜,馆娃宫深更漏长。银台绛蜡何煌煌,笙歌劝酒催华觞。美人起舞雪满堂,清歌宛转飞雕梁。君王沉醉乐未央,台前月落天苍苍。

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谁道高情偏似鹤,自云长啸不如蝉。众花交艳多成实,深井通潮半杂泉。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矮屋匡床两鬓皤,逍遥委顺奈吾何。三千世界醉乡大,十二时中静坐多。疎懒对人如素隐,等闲出语似禅和。便须敕断子平事,来伴溪翁安乐窝。

一同旧治居芸阁,八使新衔忝柏台。父老出郊迎马首,人情似到故乡来。

赤相祀事,济济锵锵。举斝酌本,神其允藏。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南国春早暖,渚蒲正月生。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啼馀碧窗梦,望断阴山行。不及瑶wG燕,寄身

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孤云出岫本无依,胜境名山即是归。久向吴门游好寺,还思越水洗尘机。浙江涛惊狮子吼,稽岭峰疑灵鹫飞。更入天台石桥去,垂珠璀璨拂三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